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老师也深感困难。通过分析小学生习作现状和教学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期提升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水平。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小学生;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12-02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1]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域的学习贯穿于义务教育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写作作为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体现,对其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写作本身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一、习作教学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隐去“作文”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写作。第一学段叫作“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作“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称之为“写作”。名称的变化显示了写作教学要求的渐进性。
写话利用儿童已经形成的口语表达能力,将自己想说的话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小学作文的起步训练。习作是在小学生具备写话能力之后、写作学习之前进行的,是指根据范文写一篇简文,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以提高写作技巧的训练手段。习作并不强调一定要有开头和结尾,作为初期写作练习,只需要小学生写出小段的片段,而不要求写成整篇的完整的文章。因此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是练笔,是“练习写作”或“学习写作”阶段。[2]
《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涉及到的习作包括记实习作、想象习作和应用性习作,并对习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习作教学是学生将句连成篇的重要阶段,习作能力是写话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并为以后的写作打下重要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的部分,习作水平不仅是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高层次体现,而且对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这就促使教师和教材对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相贴切,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兴趣,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老师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励学生。[3]
二、习作教学问题分析
写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而小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尚不成熟,所以写作成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写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常常为之头疼的事情。中高年级学生习作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习作的兴趣和主动性,学习习作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老师。大多数小学生没有经常习作的习惯,内容胡编乱造,喜欢编造虚假的事情。[4]
小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还很有限,更多受到教师这个主导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习作语言积累的多少离不开教师教学的引导,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的习作教学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习作教学理念落后
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影响较大,习作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手段形式化。大多数的教师并不清楚习作教学的真正意义何在,学生也就不明白“写作是为了什么”,认为写作是作业的一部分,是为了考试。有些教师认为,写作素养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写作规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导学生背诵一些优美词句与格言运用到写作中,但小学生受限于年龄与理解水平并不能灵活运用。[5][6]受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影响,教师仍然注重考试结果,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的好坏而忽略习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二)习作教学模式单一
时至今日,习作教学中“一言堂”“一刀切”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开展习作训练的方式既单一又僵化。习作教学的形式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按照机械的“教师布置题目—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单一模式进行。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具有两极性,或者严格按照课文的单元作文训练或者从主观的个人喜好及“灵光闪现”来命题,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习作训练规律,结果就是学生的习作往往是东拼西凑而成的。另外,教师的批改讲评空泛笼统,导致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进步,甚至有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各类作文的“模板”,让学生进行模式写作。
(三)习作教学内容空洞,缺少能力和情感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改善需要三根支柱支撑:不拘于形式的思想、有生命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7]小学生习作教学的重点任务应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并在培养感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目前的客观现实是学生在习作中错词病句问题突出、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用语简单、缺少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教师的习作教学流于形式和方法,习作教学内容空洞无奇、波澜不惊且漫无目的,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写作学习感受探讨,致使学生的习作思路闭塞,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习作教学与生活脱节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习作更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小学阶段的习作是练习性写作,是学习写作的阶段,“求诚”是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符合的条件。“诚”源自于学生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但是很多教师的习作教学脱离甚至背离生活,将其教学局限在教室和课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欠缺,其习作的根源就在于自身生活习作教学必须与生活相结合。脱离了生活,习作就缺少了生活气息,缺少了真情实感;脱离了生活,学生的习作就会语言虚假、空洞。习作教学脱离了生活,就会缺少童真童趣,孩子就会失去习作的乐趣。学生的生活空间应是广阔的,应该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也正是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体现。
三、习作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从教师教学方面入手,寻找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师的习作教学,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打破思维定势
习作是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习作教学包含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中高学段习作教学分目标,具备科学的习作教学理念。教师改变以往习作教学中“轻过程、重结果”的观念,不仅关注学生写出的文章,更要关注学生的习作过程,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给予鼓励和肯定,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应积极了解学生的习作心理,经常反思写作教学实践的得失,不断总结写作教学的经验,努力探索学生的习作素养发展规律,从事实现自身写作教学观念的革新。
(二)有效精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按照课程标准的习作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习作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记实性习作、想象性习作和应用性习作,三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不同,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打破陈规、“因材施教”,会更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笔者在本文以记实习作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记实习作教学要求既求诚又求精,教师的职责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追求诚和精,而不是对学生习作进行简单的等级划分。首先,营造真实的习作场景,让学生乐于记实,模拟或还原成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目的不同的活动。其次,教给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记实。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观察得到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精心构思,通过交流、独立习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三者是有机融合的,统一在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中。最后,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真情记实。指导学生关心生活、写真事,关心自我、写真心,关心他人、写真意,关心大自然、写真知,让他们体验到记实习作真实的乐趣。
(三)习作探究教学,丰富学生阅读
從教师角度出发,对习作教学应该有所构思,有所设计,这样的习作教学才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愿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敢于创新和实践。现在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以问题为出发点,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8]教师可以尝试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赋予学生及其习作活力。创设与学生环境及社会生活相应的场景,诱发学生认识矛盾,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和深刻体验形成对问题的认识,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自我想,我想自我心”,不仅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也得到了培养。
从学生角度出发,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性对写作不言而喻。在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作文大全、范文,阅读营养单一,知识面狭窄。因此,造成了千人一面,语言平淡无趣。学生应扩大阅读的途径、拓宽阅读的范围,并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开阔视野,丰富阅历。
(四)联系生活实际,挖掘丰富资源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就要求面向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从生活中取材,从生活中感悟,写出的作文才会具有真情实感,才不会出现虚假的语言,才能激发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将课外生活带入课内,将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将习作的课堂转变为生活的课堂。除了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外,我们还可以将写作教学过程往前延伸,把学生引向生动有趣的活动和火热的社会中去。在作文前要有准备阶段,为了使学生有充裕的准备时间,可以把写作教学计划预先告诉学生,让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如观察、访问、参观、搜集作文材料、亲身体验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版,2011.
[2][4]刘苗苗.小学生习作的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程力.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教学讲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5).
[5]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教育时空,2014,08(16):155.
[6]辛亚宁.小学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4):51-54.
[7]吴立岗.引进、融汇、创新:吴立岗小学语文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米丽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3(1):37-41.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5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