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目学习是指在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项目学习有其特有优势,但目前一线教师对其认识不够,项目学习的运用还未形成体系,相关的研究与论著较少。因此,本文通过项目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足球模块,从实践角度研究项目学习,抛砖引玉,希望为一线体育老师提供深度学习范例,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项目学习 关键能力 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 模块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找到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了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这也是新课标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项目学习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甚至成为了热点。这是因为项目学习在关注知识传承的同时,更关学生注理解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强调系统学科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关注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个人独立与努力的同时,更关注群体的沟通与合作等。可以说,在高中或大学阶段,项目学习是使学生拥有这类机会的最有效的途径;或者说项目学习的提出就是为了承担这样的功能。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先期的课程改革中,无论是选项教学的模式,还是模块的设置,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与希望。项目学习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的运用已不算陌生,早期的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体悟教学、自主探究性教学都有项目学习的影子,但项目学习的运用还未形成体系,相关研究与论著较少。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理应对项目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及实践,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认识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一般解释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即 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它是在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教育实践形态。从这个角度看,项目学习是跨学科的,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跨越空间较大、涉及事物众多、需要多方合作,在现行教学条件下,实施难度很大。因此,我们更愿意把项目学习看作是在严谨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对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的开放式解决,是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辅相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策略。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运用项目学习的突破点
高中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它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学生必须通过身体运动的实践来获得技能,从而培养自身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就为项目学习提供了土壤,项目学习就是要在“做中学”,强化“实践”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项目学习有其特有的优势。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学生身体的运动实践主要来源自教学比赛,而教学比赛时各种情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变性与项目学习的特征相契合,所以我们把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运用项目学习的突破点定位在教学比赛上,充分挖掘比赛的功能与作用,摒弃单调枯燥的运动技术传授,用“教学比赛”的任务促進学生在执行任务的学习中进行质询和求证,不断尝试、不断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模块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一直是一个难点。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模块学习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非常适合项目学习的要求,所以在模块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把“教学比赛”的任务贯穿模块教学始终,或许能有效解决这一难点,为模块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3.项目学习在高中模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足球为例)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模块计划
项目学习在模块中的运用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模块计划,教师要提前预设,选择学生喜欢的、与现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任务,并把这一任务的各个环节贯穿在模块计划18个学时的始终,使项目学习一开始就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3.2模块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的步骤
3.2.1尝试比赛、合理分组
尝试比赛、合理分组,是指在模块教学初期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比赛和裁判实践,判断学生的技能水平,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合理分组。
3.2.1.1明确要求、初步分组
在模块教学之初,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说明模块教学的目标、任务与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以及学习小组所需承担的相关责任。由于足球选项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班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彼此间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因此,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按能力水平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进行多班组合。
3.2.1.2 自主分工、开展比赛
教师应在学习小组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将足球规则、裁判法、教学比赛和已有技战术等内容进行融合。由学习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角色展开比赛。主要教学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技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同时为合理分组和后续新技能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课的后半部分,可将各学习小组分成两队,运动员进行三对三的教学比赛,裁判员进行裁判,教练员对比赛进行指导,教师可运用直接指导法指导学生比赛和裁判。
3.2.1.3 适当调整、形成团队
教师和各个小组长根据成员练习与比赛的表现,确定小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对各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调整,使各的学习小组间实力相当、力量均衡,形成相对稳定的多个学习小组。
3.2.2组内合作、学练技能 组内合作、学练技能是学生以固定的学习小组,在相对固定的学习地点,以赢得比赛胜利为目标,以合作学习、伙伴学习和教师直接指导为主要方法,对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学练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各学习小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法,并根据各成员的特点展开合作学练。
3.2.2.1 动作技能学习与掌握阶段合作学练的程序与方法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阶段,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将要开展的比赛的内容、形式与时间,使学生明确赛程,并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将所学技能的动作要领与方法、学练中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技术动作的过程图解、学练方法及其功能等知识以学习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各学习小组,在教师对动作做出示范和对学习卡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水平选择练习内容,以自学、讨论与交流、相互指导与纠正、比赛、教师指导与咨询等方法开展合作学练。
3.2.3 组间对抗、展示提高
组间对抗、展示提高是指在合作学练过程中,为展示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进运动技能和提高技能水平,而进行的各个学习小组间的比赛。比赛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教学内容,并以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依据,要把握好比赛的密度,使学生既有比赛的时间,又有基本技、战术的学习时间;要把握好比赛梯度,以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逐步提高,使教学有更高的目标。
3.2.3.1 设计与实施单一技术比赛,促进学生技能的初步形成
单一技术比赛的强度与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连贯地完成技术动作。它能够激励学习小组的各个成员为赢得比赛胜利而努力,达到或超出技能初步形成的水平。如设计与实施运球接射小门的比赛,让学习小组的各成员依次从3米线外运球开始,用脚内侧完成射门,射进中间的小门得1分,射进两边的小门得2分,在相同的射门次数下比一比哪组得分多,这样能使各学习小组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命中率为目标展开合作学练活动。在赛后,各学习小组通过对比赛情况记录表(表1)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判断自身的技能水平与进步情况,为后续技能的改进和比赛做积极准备。
3.2.3.2 设计与实施组合技术比赛,促进学技能的巩固与掌握
组合技术比赛的强度和难度均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和其他动作协调衔接,并正确快速地做出技术动作。它能够激励学习小组各个成员通过努力达到掌握动作技能的水平。如设计与实施快速运球接脚内侧转身(30米来回)的比赛,能够激励学生以快速运球中做出变向技术动作,并提高运球能力,以此展开合作学练活动。在比赛中要求裁判员依次计取每个队员的成绩和团队完成的总成绩并进行记录(表2),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改进。
3.2.3.3设计与实施半场五对五比赛,促进学生技能的合理运用
半场五对五比赛是在各个学习小组内进行的三对三比赛,是在学生对所学技能具备一定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的。它通过增加比赛人数、延长比赛时间、修改规则等手段,提高比赛的难度,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能的运用能力。在实施半场五对五的循环比赛时,首先教师要和各学习小组组长共同商定比赛规则、组织抽签、确定赛程。在确定比赛规则时,应以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依据,对于水平较高的组间比赛,要以提高团队配合、分工、意识为目的确定比赛规则;对于水平较弱的组间的比赛,应以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与信心为目的确定比赛规则。其次,教师在赛前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安全教育,指导各学习小组做好准备活动,并要求各学习小组及时做好比赛记录(表3)。最后,在赛后教师要组织各学习小组进行分析与总结,明确自身存在的技术、战术问题,并指导各学习小组在后续的学练中进行有效改进。
3.2.4 总结反馈、合理评价
总结反馈、合理评价是指在最终比赛结束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学习小组根据比赛情况记录表和比赛中具体表现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并按照学习评价要求开展自评和小组评价活动。学生的模块学习评价由基础理论知识(10%)、体能(20%考核成绩+5%进步幅度)、运动技能(30%考核成绩+5%进步幅度)、学习态度(1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20%)组成。其中基础理论知识采用闭卷测验进行评定;体能的评价采用体能测试结合进步幅度按公式计算(1)由教师进行评定,进步幅度最高值为5分,高于5分按5分计算,低于0分按0分计算;技能的評价采用技能的测试结合进步幅度按公式(2)进行评定,进步幅度成绩由教师和各个学习小组根据比赛中小组表现与取得的成绩、个人表现与成绩,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进步幅度成绩最高为5分;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按表4采用自评、互评、师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能为团队的胜利积极配合同伴。 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帮助他人,愿意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为团队的胜利配合同伴。 有主动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表现。 没有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表现,或有消极的学习行为。
4.模块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的注意点
通过上述途径与方法实施足球模块教学,能改善学生学习足球的态度;发挥比赛的杠杆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为准备比赛而进行课内、外练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战术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处理好比赛和技术练习的时间
运用比赛链接多种学习活动是项目学习模式突出的特点,由于在教学中比赛安排较多,再加上其他角色的扮演,造成学生技术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加不同强度的单一技术或组合技术比赛的次数或时间,达到以比赛代替技术练习的目的。
4.2合理选择比赛内容、形式与时机
如果所选择的比赛与教材内容脱节, 就失去了将教学比赛用于教学的意义;如果所选择的比赛与学生技能水平不符,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比赛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要目的明确,要有渐进性。
4.3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
学生裁判的能力影响着比赛的实施,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的裁判能力不能适应比赛要求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裁判知识的学习,积极创设裁判实践的机会。另外,还应提出各学习小组在课外锻炼时,要进行裁判实践的要求。
结束语
总之,运用项目学习模式实施模块教学,需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运用,使教学符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需要教师在积极的尝试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比赛的具体功能和整体功效,促进学生合作学练的有效开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生动、有效,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场所。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 (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 (learning to be),指出了 21 世纪教育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希望项目学习不辱使命,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郭华.“项目学习的教育学意义”.---《理论探索》.2018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的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6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