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意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8-0072-01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模式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合作意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方法的实施,容易忽视学生学习技巧的引导,这不仅束缚了学生思维,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續发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可以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作用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组内的每个学生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互帮共勉、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勉励,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组员之间不仅是合作的关系,还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学生通过交流与互动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能激发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又能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合作意识的策略
1.触碰求知心理,引发合作学习契机
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他们会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存在强烈的求知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去触碰他们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秦兵马俑》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自由发挥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予他们合作探究的时间,让他们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走进秦兵马俑之后,从中了解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在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中解读它们不同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朗读文中相关语段,体会描写方法,并重点体会它们的个性特点。小组合作交流是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化行为;朗读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语感。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造型、特点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介绍,并朗读相关语段,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还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既能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开展学习活动,又为他们创造了合作学习的契机。
2.告知合作学习目标,展开合作学习
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就要开门见山地告知学生合作学习任务和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参照目标,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如梦令》时,教师可先进行整体教学,然后让学生回归小组,同组员相互交流。各小组完成任务后,推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词作之一。这个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十分幸福。这首词描写的是一次郊游误入藕花丛把栖息的水鸟惊飞的情景,学生在学习这首词时,理解词的大意并不难,但在如何读出词中的情感和体会词的意境上有一定难度。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给各小组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词的意境。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确保预习任务的完成,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实现对新知的积极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交互式教学活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教学方向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改变以往教师是课堂“主人”和“权威”的现象。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仅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给予学生团结协助的机会,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充满热情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基础教育研究,2016(16).
[2]金肇迁.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刍论[J].成才之路,2018(28).
[3]李琳.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江西教育,201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1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