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形式到内容:翻转课堂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翻转课堂”到“核心素养”,此二者是从形式层面到内容层面的深化,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文章以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为例进行探讨,阐明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指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勇于大胆质疑的能力,勤于思考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敢于创造不懈实践的能力等。
   关键词:物理教学;翻转课堂;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7-0058-02
  近年来,随着教育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从未停歇。从前几年的“翻转课堂”到如今更加受到教育者关注的“核心素养”,人们不禁思考这是不是一次教学理念革的更替,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是新事物代替了旧事物,认为翻转课堂已经过时。笔者认为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此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现代教学改革中二者皆是教学研究的重点目标。
   一、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概述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他们利用微视频帮助那些因生病而无法上学的学生学习课程,此方式却无意间受到全体学生的青睐,并为社会所关注。但翻转课堂的真正流行还是源于萨尔曼·可汗和他的可汗学院,他将海量的教学微视频发布在YouTube网站供有需要的人免费观看和学习。在我国,很多学校和教师深受启发,结合中国学生的学情,在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形成了很多具有本土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等。笔者通过对上述典型事例的观察以及自身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总结,认为翻转课堂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创设“互联网+”的教学环境;第三,强调课堂生成和创造。
   2.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来源于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它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物理学科为例,除了物理学知识外,物理学核心素养还包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勇于大胆质疑的能力,勤于思考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敢于创造不懈实践的能力等。
   二、以“磁现象 磁场”为例,探讨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 从生活中观察并发现物理问题
  
   分析:以上为本节课前活动的部分设计。设计者在课前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课堂翻转,但并非流于形式的为翻转而翻转,而是真正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在活动方案中,学生需要做的并不是简单观看微视频并完成习题,而是根据课前发布的学习要求,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找出生活中具有磁性的物体并加以验证;第二,探究磁体中不同部分的磁性强弱。学生要完成课前任务,既要学习,也要思考并动手实验,需要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寻找具有磁性的物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问题并不只是出现在课本和作业中,留心生活才能真正发现更多更切合实际的物理问题。在课前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己拍摄微视频并学习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设计,是因为“互联网+”并非指将互联网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师:同学们都预习得非常好,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如果将磁体打断会如何,是不是每一截磁体就只剩下一个磁极了?
   师:现场利用工具截断一根条形磁体,将其中一截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将其两段分别靠近小磁针,发现其两端均能与小磁针发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磁性相反,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被截断的磁体仍然有两个磁极,并且磁极的性质是不同的。
   师:还有疑问吗?
   生:若将被截断的两端磁体重新粘合上,是否会出现4个磁极的磁体?
   师:我们现场演示一下,将其中一段磁体的两端吸上小铁钉,用另一段磁体密合在截断处,发现靠近截断处的铁钉掉落,而另一侧的铁钉依然被吸引,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当被截断的两段磁体合起来的时候,密合处的磁性减弱,几乎为零,此时整体仍然只有两个磁极。
   分析:以上为教师进行课堂释疑的教学片断,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这部分教学的难度在于学生问题的不可知性,教师需要翻阅大量课外资料与课例,提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判。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并大胆质疑,这就是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质疑能力的培养。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诸多的理论进步往往是由于研究者的质疑而得以实现的。在上述教学过程后,便有学生继续质疑“生活中的磁性小球是否存在磁极,如果有,它在何处”。课后,学生组织了小组讨论,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很多大胆的猜想。也许最终学生们的讨论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可以相信今后学生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同样会习惯于质疑和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建构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师:磁体周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稱为磁场,它对放在其中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描述磁场?    生:(集体沉思)
   师: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大家思考,两个电吹风,其中一个在工作,我们如何知道是哪一个呢?只需要放一张纸片,观察哪个电吹风可以吹动纸片就可以了。那么对磁场而言,它对置于其中的什么物体有作用呢?
   生1:磁体。
   生2:小磁针。
   师:都是对的,但小磁针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磁场的方向,更加适合实验研究。
   生:如果想知道磁体周围多个点的磁场,就需要很多小磁针吗?
   师:是的,但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可以在磁体周围撒上铁屑,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铁屑的分布情况。
   分析:以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的教学片断。从上述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坚持了翻转课堂中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磁场。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并没有表现得束手无策,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地思考设计实验,每一个方法的出现都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探索更好的实验方法。这样的课堂体现了物理学研究最本原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经过思考、討论和比较评估最终得出最优方案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促使学生更加善于思考,更加严谨和细致,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效率。
   4.培养学生敢于创造不懈实践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师在备课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将铁粉装在纸杯中,并在纸杯底部均匀扎上小孔,学生只需要轻轻摇晃纸杯便可将铁粉均匀撒在磁体周围。这个设计灵感源自于对生活中调味瓶的观察,在课堂中学生觉得这样的设计新鲜有趣,实验效果明显。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后鼓励学生帮助教师继续改进实验装置。该活动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初中劳技课程与物理课程的交叉,体现了学生跨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上述课例是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典型课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本节课进行了持续性的思考,而互联网不仅帮助学生和教师打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更锻炼了学生应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说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式的改革,那么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在形式的基础上对内容层面的追求。教师在教研中不仅要注意形式,更要以核心素养的内容为指导,培养适合于未来社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2]王芳.翻转课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2013(03).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4]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1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