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沈阳大学转型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依托沈阳大学“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基于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阐述,从而提出了深入改革与优化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旅游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128-02
   所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将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并且由于这种模式包含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因此也被简称为“PAD课堂”教学模式[1]。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获得思辨和自主学习机会,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与开展需要相应的条件以及相关教学形式的配合[2]。笔者认为,与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配合正是能够实现对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据此,结合沈阳大学“旅游线路设计”课程,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解析,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力图为旅游管理其他课程以及其他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1.“案例教学—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从2013—2014学年第1学期开始在《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中采用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学时分配方法,摒弃了原有的单纯理论学时的学时分配方法,并将其写进了教学大纲。其中课上实训环节内容之一就是案例教学,并结合国家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以及辽沈地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去设计案例教学内容。例如,曾经使用过的“海南省琼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这个案例就很具有代表性。全域旅游正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话题和旅游业发展路径,具有旅游业发展风向标性质。同时,海南省又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省,琼海市又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的典型代表。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概念、原则与方式方法,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们去思考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移植到自己家乡全域旅游的发展上来,形成一种主动性的“案例改造”和联动性的思考。这样的案例教学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会出现多次。为此,现将案例教学流程提炼出来,见图1。
  2.“项目化教学—对分课堂”教学实践。除了案例教学以外,笔者在《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中还开展了项目化教学的尝试,即立足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多门前期课程,开展依托学生项目小组的“旅游线路设计项目”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课堂组织与设计以及教学结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首先结成不同的项目小组,根据教师课堂授课环节和某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去为该地区创新性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并完成线路的每日行程、成本分析与报价以及创新性分析等内容的撰写工作。之后,各个小组要完成项目报告的演讲,并且各个小组之间要互评、答辩,以发现各个小组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不断改进工作。项目组最后的任务是在学期中段提交经过修改后的项目研究报告,并接受评价。根据这一项目设计,已经设立的项目化教學模式的学时分配如下:总学时32学时,项目实训学时16学时,理论授课部分为16学时,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对分课堂在学时上的分配和实现。此外,当前的项目组成果所占总分比例仅为20%,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充至总分的30%或40%。图2具体显示了项目小组活动的具体流程。
  最后,本门课程还对学生项目组工作成效的评价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即在对学生提交的项目报告和课堂演讲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评分细则(见表1),目的是更好地评价学生在课堂和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与效果等。
  二、深入实践与优化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在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实现基于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并为沈阳大学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助力。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反思。目前,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也不够系统,所以为了推动基于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应加大对理论方面的研究,为沈阳大学进一步开展对分课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设立具体行动方案,以保证基于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依托转型发展与学科建设,使得对分课堂教学的学时目标能够得以达成并有所保障。课堂教学的“对分”,首先需要在学时上能够得以充分保障,而学时的“对分”还需要对每门课程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大实训课时的分配,以保障在对分课堂中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优势的体现。
  3.创新对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为此应倡导教师主导启发式讲解,采取提前介入式教学手段,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学生演讲、专题研讨、项目报告的撰写等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竭力提升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
  4.基于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需要授课教材和实训配套材料的支撑。目前,有些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基本能够满足授课的需要,但实践性不强,与对分课堂所强调的课堂教学、课上讨论与课下自主学习的理念不相融和,与应用型人才开发与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得也不够紧密。为此,应在考虑学生学习和授课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一步编撰符合对分课堂所倡导的教学观念的课程教材和实训手册,以及项目实施指南等配套资料。如果能够得到教学资料的保障,相信一定能够使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更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結论
  在沈阳大学的“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在学时上保证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完成,同时也需要通过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才能达到对分课堂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其中,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正是合适的方式。但基于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还需要在理论上、学时上、教学组织与设计上以及相关教材和实训资料的编撰上下大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并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邱爱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其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3):140-14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AD Clas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ase Teaching and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A Case Study of "Itinerary Design" Course at Shen Yang University
  ZHANG Zhen-jia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41,China)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University.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tinerary Design" course of Shenyang University,this paper expounds and rethinks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PAD Class" based on case teaching and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PAD Class;teaching mode;case teaching;project-oriented teaching;itinerary desig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4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