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阅读教学模式架起生成智慧桥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类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知识型人才向智慧型人才转变,智慧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观念的转变,要把培养智慧以及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面向智慧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学生学习中获取智慧是教育与学习的最终归宿,是国家得以繁荣昌盛的根本所在。在这样一个追求智慧人才的社会大背景之下,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活动设计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面向智慧生成的课堂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培养智慧学生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智慧课堂下,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够获取“真、善、美”的智慧。其主张培养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方式来主动地获得智慧,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地发展思维能力和独立的个性。所以,智慧课堂是知识、能力、品德三者的有机结合,它充满了才智与灵性,鼓励创新,是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课堂形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智慧课堂是一种全新课堂形式,依据语文智慧课堂中阅读活动的设计模型,可以将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智慧生成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阅读文本的初步感知阶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初步感知是在小学语文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的阅读和感知,这是阅读教学的开始。在这个阶段,老师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显得非常关键,使学生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在智慧课堂下的阅读初步感知学习模式是这样的,先由老师直接导入,或情境导入,或回顾旧知识导入,然后由老师给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对文中信息进行初步梳理,并在小组内进行初步的交流。
  在这一种模式中,老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不同导入的方式,将学生带到学习智慧学习的情境中,把学生带到新知识学习状态之后,老师要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本进行浏览阅读。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好奇和质疑的状态下,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对文章进行梳理,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自主学习之后对问题能够得到初步的解答思路,但是还不够完善,在这时跟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可以产生思想上的碰撞。
  二、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阶段
  在进行完第一个环节之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整体的把握。接下来要进行第二个环节,即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阶段。智慧课堂中语文阅读学习深入理解环节是阅读教学成功与否有关键所在。
  阅读教学的理解环节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并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对文本进一步进行理解,是对文本进行精读一个过程。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语文阅读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是:
  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然后老师给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精读文本内容,可自主探究,亦可合作探究,也可师生交流,目的是理清思路,互助探讨,从而释疑解惑,最终共享阅读成果。
  在这种阅读模式下,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简单的了解,老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其次老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来进行阅读。在这种精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整理出思路,接下来要能够和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研讨,最后再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形成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答案的解答思路,形成小组间的观点,建立起学生自己的思维框架,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形成最终的学习结果,能够共享阅读学习成果。
  这一理解阶段是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阶段,是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对文本进行深入学习,是解决学习中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学生在这一阶段有许多不成体系的看法,但老师一定要为学生建立起形成知识体系的框架。可通过导引学生联系之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类似的解答思路,也可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学生资料,但是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一步步的,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失败的过程可以积累经驗摸索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在错误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因为学习内容主要是文中的情感和写作技巧等,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反复探究,可以完成与作者的深度对话。这个时候老师设计出来的问题要有难度和梯度,要脱离初步感知阶段的简单问题,设计一些理解性和评价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的能力。比如,设计“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动机”“这句话中某个词如果换为其他词可以吗,为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的共同之处有什么原因”等这样类型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