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张承志前期小说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张承志创作的蒙古题材的作品在他的前期创作中占主导地位,但在后期作品中也有提所及。以《黑骏马》《牧人笔记》《起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张承志前期蒙古题材小说为例,浅析其特点,从而对他前期小说创作风格、作品内涵有一定意义上的把握、评定。
  关键词:小说特色;游牧生活;真实展现
  一、文本叙述方式上的写实风格
  张承志前期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多用直叙,尤其在自然生命的描绘上大量运用,尽力展现蒙古族游牧生活,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上也倾向情感的真实流露。尤其在对蒙古游牧文明准确地、接近真实地努力展现。张承志的《内蒙古大草原游牧志》用日文出版之后引起很大反响,再版了六次,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内蒙古游牧社会的专业指南。而小说《牧人笔记》就是在此基础上经作者修改而成的,正是因为在叙述方式上讲求直叙,力图原原本本地展示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现象,《牧人笔记》才会成为对游牧文明进行研究的参考物,其参考研究价值由此凸现。
  1.富有画面感的自然生命描写
  《牧人笔记》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蒙古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循环过程。在《生命》中描述了草原牧民独特的生存以及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也许蒙古牧民在这凛冽的北国之春里,年复一年地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生机和希望,感受到了更多的有关生命的理解。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都是极为独特,极为宽厚和充满爱的。无论是对于一条老狗,一匹马驹,一只小鸟,一个弃儿或私生子,一个孤苦老人,一个异乡来客,都是这样。”《血脉》章描述游牧民族显著且奇特的家族家庭形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讲述家族纽带对游牧生产巩固。《白色》描写奶季的牧民生活。夏季的牧业劳动虽然忙碌,但是因为集体劳动,人们活动的核心却不在于劳动了,似乎交际的目的大于生产目的,有了气氛高涨。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冬天筹备干粮——白色的食物。牧民对白色食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和喜爱。白色,是他们观念中纯洁的比喻物。这就是张承志笔下一幅充满质感的蒙古草原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长廊画。张承志前期创作的这种“返回原初”意识下的写实风格使蒙古草原游牧民的真实而自然地如同画卷般的展开来,笔下每个事物都带有强烈的视觉质感。
  2.情感表达上的自然流露和诗性叙述
  对于蒙古草原自然生命的描写,作者用了比较平白单调的直叙白描,而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则倾向真实而自然的吐露,这一特色在《黑骏马》中有充分的体现。《黑骏马》中并没有过多的故事情节,甚至最基本的主线索也是极其的简单。《黑骏马》讲述蒙古男孩子白音宝力格被寄住在一个老额吉家里,与额吉的小孙子索米娅共同长大,青梅竹马,却在即将要准备成亲的时候得知索米娅被人强奸并怀孕,白音宝力格愤然离开草原去城里读农牧学院。在多年后的某天再次踏上故乡草原时一切物非人非,回忆过去,顿生感慨。亲眼目睹了索米娅已为人妇生儿育女,成为了和养他长大的额吉一样蒙古母亲,隐忍而博大的典型的蒙古母亲。
  《黑骏马》本是蒙古草原民曲,张承志却以其中的歌词所蕴含的简单的蒙古女子出嫁过河的故事为一条线索而将一个游子的经历逐步展开,亦如民曲《黑骏马》唱开时的长调一般悠扬而忧伤,延绵广袤。“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哟/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啊/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那熟悉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简短的古歌《黑骏马》中用“运羊糞”“拾牛粪”等这类能够表现蒙古妇女辛勤而忙碌的生活。张承志用这类极其深情的“借诗传言”或“借歌传意”的方式来表达对蒙古草原文化孕育下的蒙古妇女的同情和敬佩之情,巧妙地运用古歌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说《黑骏马》在情节发展方面,用回忆、镜头穿插的发展叙述方式,也不乏直接性的真情流露。
  二、音译词的直接引用
  张承志前期小说中有大量特殊词汇的运用,对此,他本人如是解释:“考虑到蒙古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一致现象以后,我们最后采取了转写以乌珠穆沁口语为基础、忽略他们与书面语的不同的办法”。因此,前期蒙古题材作品中出现有诸如“撒和”“索外”“五一”等大量蒙古语音译词。
  例如,对“艾马克”一词的解释。“艾马克”本是有浓厚的强调血脉的词,但在一般语境中语感非常轻松,“有时觉得它不过是‘那伙人’而已,并无严格的血脉含义。虽然仅仅是对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所占的含义和比重的解释,却是蒙古游牧文明在血缘方面的一大特色。
  音译词是因为意译受阻,即目标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考虑到的一种变通方法,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张承志蒙古题材作品中大量引用蒙古语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无法避免典型的音译通病。作品中对音译词并没有过多的语言学方面的解释,而是通过很多事例来表现它在蒙古人语境中独特的内涵,这种展现的表达效果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对直接引用音译词并用事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所引用的词在蒙古游牧文化中各种语境中的内涵。“艾勒”是最基层的游牧生产单位,但是,一个“艾勒”不一定是一个蒙古包,而两个或三个蒙古包组成的艾勒。作品用很多事例表明艾勒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倾向性话语。
  不难看出,这种“话语还原”才是对描述对象的真正解释,是关于对象的真正的无遮蔽道说,更是对解释对象的内在生命力的发掘。
  参考文献:
  [1]杨怀中.张承志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1-67.
  [2]李咏吟.通往本文解释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44.
  [3]张承志.张承志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33-143,177.
  [4]李有成.张承志学术思想初探[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23-44.
  [5]易中天.文明的意志[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68-99.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