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合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英语课堂也不再仅仅担负背诵单词或讲解语法点等简单知识点,而开始与其他学科联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也产生了积极意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主动探究英语学习,对我校英语教学信息化也起到了强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 英语混合式教学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37-02
1 英语混合式教学在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
随着现代网络与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网络教育平台或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现代化元素融入到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教育资源。这让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高校现代化教育制度改革的需要,将传统上教室课堂面授转变为现代英语混合式教学。截止到2018年4月1日为止,以“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并含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获得的结果为1226篇,如果我们以完整的年度进行统计的话,2015年有97篇,2016年有306篇,2017年为528篇。从这三年的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职业院校英语的混合式教学进行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职业学校乃至全社会对职业院校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愈加重视。
所谓混合式教学,指的是人们在应用e-Learning 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对e-Learning 的反思,让人们在高职教学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一个概念“混合学习”即Blended Learning。主要是有效整合课堂教师面对面教育和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期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配合有效降低教学成本,节约教师的时间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何克杭教授于2004年提出,并获得较高的引用率。他提出,“混合式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主要是有效整合课堂教师面对面教育和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期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配合有效降低教学成本,节约教师的时间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课下自我学习,结合课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与教师参与引导、点评。使得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也不仅限于课上四十分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课堂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的影响也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有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英语课堂也不仅仅担负背诵单词或讲解语法点等简单知识,而开始与其他学科联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也产生了积极意义。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也可以将传统的学生个人自主学习与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这两种方式相混合起来。有机地将两种学习方式组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在遇到一人无法独立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小组协作机能,对攻克学习上的难关与提高小组同伴间交流合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2 英语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实际英语语法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步是设计相关的课程导学学案。学案有助于帮助基础不好的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与成果。总体来说导学学案是由學习目标确认、学习内容概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和学习方法与最后的随堂检测等五部分构成。一般来说,高职英语语法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总体语法水平为基础,制定适合大多数同学英语水平的学习目标,设计的内容要符合班级同学平均水平。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成绩较好或基础薄弱的同学的不同需求。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明确本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实时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
第二步,我们可以录制一节微课,加强教学的效果。根据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能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我们应该据此把微课的时间限定为10分钟以内。力争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融合多种教学资源,集中阐述一个语法点或者知识点。让做出的微课用时不长,着眼点小,表现力强。不光能有效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启迪。
第三步,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我们所在的学校主要是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创建在线网络学习课程与学习班级,更具教授学生的特点与基础发布学习内容。学生在登录教学平台的账号之后,可以更具教师编制的本节语法课导学案,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再观看教学为这节课做的微课,完成课前对该语法知识的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平台中教师给学生课前的语法练习题,需要在微课视频中讲到的难度要适当提高,但又不能超过本知识点完成时的难度,题量也不宜过大,要留给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
第四步,师生之间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展开教学互动。在超星泛雅平台上教师布置完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之后,教师也该时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与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师生之间随时可以高效答疑与意见交流,除了超星泛雅平台之间的聊天群互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流行的IM、平台如qq或者微信群作为沟通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或教师制定等方式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学生可以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来协作学习课前自主学习内容,遇到小组内克服不了的学习障碍,教师可以将其归纳整理为课上教学的重点,在课上统一并重点解答而对小组内个别同学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可以及时在线解决。这样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2 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首先,在课堂对本节课教授的目标语法知识进行概括讲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简明讲解。在面授教学的一开始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有助于许多基础薄弱或存在学习障碍的同学把握住重点与理解难点。
其次,我们需要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于英语语法的教学重点由传统只注重课堂上检查学生对所授英语语法知识是否掌握,开始向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英语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进行转变。针对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如果能在语法教学中少点填鸭式的机械灌输,而增加点游戏化教学,让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变得灵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有趣,分享到快乐。这就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努力在课堂中创造学生能使用本节课所授语法知识点的环境,通过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鼓励各小组进行学习竞赛,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00年后学生所能接受的相声小品表演、英语辩论或演唱与看图编故事等形式鼓励学生对所授知识点进行知识点输出训练。如在本节课的语法点是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在讲到这个语法点的时候,教师以介绍故乡常州的历史人文为主线,通过设置3个不同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法的学习。注重了语境的导入,不同任务的设置,让学生通过语法的感知再来进行语法的总结。避免了传统语法讲解的枯燥。并且在每个任务完成后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的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让学生能明确自己学习的进度与不足,进行小组内互补学习与主动提问。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保持教学活动中的有序进行,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法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不是一门对单词或句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科,而是一种工具。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通过英语才能顺畅交际。进而刺激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应当是一种英语语法教学的有益尝试。
2.3 对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
对于每位学生在课前教学平台上与课堂面授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教师应在网上发布本节课的PPT或微课等教学视频到学习平台上去,以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复习,同时教师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課后应该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与辅导。此外,我们不能单独把语法教学的功能单一视为英语语法知识点教授,而应该注意到并强调英语语法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英语语法教学不应只将它看成一门割裂的学科教学,而应注意到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切实发挥英语学科的工具特性,构建以英语语法为基础,与其他课程建立积极的联动关系。以此推动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Driscoll, M. & S.Carliner.Advanced Web-Based Training Strategies: Unlocking Instructionally Sound Online Learning[M]. Cambridge:Pfeiffer,2005.
[2] Mishra,P.M.J.Koehler & D.Henriksen.The seven trans-disciplinary habits of mind: Extending theTPACK framework towards 21st century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1,(2):22-28.
[3]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2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