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法在初中名著课堂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名著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先预习,小组成员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其次,在课堂上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并对思维导图增补修改。在课后,小组成员合作完善思维导图,进一步深化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名著教学;思维导图;理解感悟
一、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名著教学中的探究背景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是在名著阅读的指导中,很多教师越俎代庖,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直接“讲述”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深入地思考,缺少个人的感悟。因此,这样的名著阅读教学形同虚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因此,教师在初中名著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提高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名著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提出的,又称为心智导图。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借助颜色、图像、符号将思维过程画出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完整地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从而帮助人们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名著阅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而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盛行的批注阅读、赏析阅读等方式都属于微观阅读,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把握偏弱化,对名著阅读的过程性、有效性缺乏重视。而将思维导图法运用在初中名著课堂,则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不但能够让学生从单纯只对阅读结果的重视上升对阅读过程的关注,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和交流表达,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显然更利于增强记忆力,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名著课堂的探索与运用
在此,以《骆驼祥子》教学为实例,探讨如何在小组合作模式下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有效的名著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名著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 自主阅读,绘制导图
首先,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前两章,指导学生分小组从不同角度赏析人物或精彩情节。学生则通过自主阅读名著,能够简单梳理故事内容,理清人物关系等。
其次,由各小组成员确定好绘制导图的角度,既可以是名著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又可以是主要情节、文章结构、环境描写等。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画出思维导图,经过小组讨论后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并结合小组成员意见加以修改。
最后,各组选出小组解说员,准备好解说词,为课堂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二) 展示交流,修改导图
因为课堂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主战场,所以教师应尽量把时间和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并能在交流后修改思维导图。
课堂上,各组解说员轮流上讲台对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除了精彩讲解外,还可以小组表演精彩片段。然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各小组长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由教师小结归纳。
例如:一个小组解说员在展示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时,充分利用了树状结构,以祥子的起落为主线,并旁枝了相关人物以及前因后果。在解说中,他不仅清楚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也明白地梳理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小组还进行了预先排练好的表演,把祥子的三起三落前后变化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
实践证明:展示交流、合作修改的课堂模式,不仅让学生能够分享阅读感受、深化阅读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课后总结,完善导图
虽然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具有不可预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需要经历磨砺,思维导图的制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思考、构思、尝试、修正、展示、交流、再修正的过程。
由此可见,课后的总结和完善就更加重要了。这种总结和完善不是简单地修改思维导图,而是对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总结和完善,更是对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总结和完善。
例如:《骆驼祥子》中有个小组解说员提到了一个关于“三”的情节,祥子打拼了三年买了第一辆车,趁大兵转移时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在刘四爷那里存了三十块钱。其他组的同学则在课后充分挖掘了名著中的有关“三”的情节,如祥子三进人和车厂,三次拉包月,三次病倒,三次丢车后的感受。学生通过总结后,深刻体会到了祥子处于黑暗社会里由“人”变“鬼”的深层原因,既提升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感悟。
四、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名著教学中的反思与小结
将思维导图法运用在初中名著课堂教学上,最初设想是借助于思维导读帮助学生梳理纷繁复杂的人物与情节,让学生在阅读中整理,以便促进条理化、清晰化、可视化、操作化的理解性记忆。
但通过实践后发现,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名著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参与者。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了名著的学习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如何让思维导图法操作更加简捷有效,如何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以及如何在没有思维导图的前提下巩固阅读兴趣、保持科学阅读方法进而形成自主、自觉、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这些都需要继续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思维导图法运用于初中名著课堂教学,虽前途光明,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英]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斌译.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素芳,廣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6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