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把思维导图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师教学思路更清晰,增强板书效果,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增强课程预习和复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在课前预习、新授课教学、专题复习等教学环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17-02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被广泛用于课程学习、记忆知识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使人的思维过程更清晰,能较好的提高学习效益。初中历史具有内容广泛、知识点多、跳跃性强、逻辑性差、时间跨度长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理解记忆,给学习带来较大困难。把思维导图用于历史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势
  一是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把思维导图用于历史教学,能优化教学设计内容,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内容更全面。思维导图用于课堂板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师有效掌控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二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历史学科具有“点多、面广、时间长、跳跃性强”等特点,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能较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掌握各章节知识的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三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建立,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心词、关键词,以及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需要以关键词为基础进行联想,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完成,因此,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四是帮助学生记好笔记,增强理解记忆效果。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笔记,只是将知识点用文字简单罗列,这样不便于理解记忆,而且书写速度慢,易分散听课精力,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运用思维导图作笔记,能刺激学生大脑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1]。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一)用于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经过充分预习,学生在课堂就能抓住学习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学生掌握正确预习方法,能有效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然而许多学生在预习中,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一下教材内容,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起不到预习效果。如果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就能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较好了解历史事件概况,找到预习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编写预习提纲,在提纲中提出预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可围绕本课内容来进行思维导图设计,以本课主题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从各子目录中寻找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对该分支的详细内容进行整理,成为下级分支。通过让学生完善本课思维導图,就能较好地抓住预习重点,掌握预习难点,能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用于新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授课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是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能帮助教师拓展备课思维,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有一个整体设计,能避免出现教学遗漏;二是用思维导图讲解抽象知识。由于许多历史概念、历史史实等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象,又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是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历史知识不丰富的初中生来说,难以理解其内涵与外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这些抽象的历史知识,就容易使学生掌握其本质;三是思维导图用于教师板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能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内容,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八年级“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这一课时,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为中心词,以“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国民经济调整”这些关键词为一级分支来设计思维导图作为板书内容。然后对每个关键词进行详细分解:如把“国民经济调整”细化为“八字方针”“八千人大会”“经济复苏”等作为下级分支,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就能把本课内容简洁全面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本课有整体认识[2]。
  (三)用于专题复习,增强记忆效果
  历史复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传统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所学知识碎片化,复习效果较差。如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能增强复习的趣味性,提高复习效益。一是用于历史概念复习。在复习历史概念时,可以概念的关键词为线索,就能把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记忆,又能将概念进一步细化,从而完整掌握知识;二是用于历史事件梳理。在进行历史事件梳理时,可运用枝状思维导图将事件的“时间”“人物”“原因”“结果”进行梳理,就能让学生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三是用于历史史实拓展复习。在这部分内容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就能把历史与其它学科、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外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总结能力。如在复习“北京人”这个概念时,可用气泡图以“北京人”为中心词构建思维导图,把如下关键词:“70-20万年”“周口店”“丰富”“打制石器”“天然火”“群居”作为一级分支,再对每个分支进行补充,就能掌握该关键词包含的详细内容。还可在此基础上,以“半坡居民”为中心词,来扩展原思维导图,构建双重气泡思维导图,就能把“北京人”与“半坡居民”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学习,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增强复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前预习、新课教学、专题复习等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陈雪莲.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
  [2]乔贵敏.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7(21).
  【作者简介】
  毕会革(1978~),女,学历: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