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讲授和灌输的知识进行全盘接收,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而对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问题则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做些总结,以望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趣味;生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活数学教学活力,而且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有利于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結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小学生这一教学群体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之初结合趣味话题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负数”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去年的五一黄金周,老师有幸去新疆旅游了一番。”与此同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照片,并继续说道:“这次的新疆之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随后,我向学生出示了乌鲁木齐五月某一天的气温变化,其中最高气温是18℃,最低气温是-2℃,并向学生问道:“原来那里一天内的温差变化非常大。那么像-2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呢?它与2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结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虽然数学学科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但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学科的真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妨以问题为契机,将数学知识巧妙地寓于生活情境之中,以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应用意识的目的。
在教学“百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我对学生说道:“再过几天,我们学校就要举办春季运动会了。经过选拔,篮球队还差一名队员。现在,教练对三名种子选手进行了投篮测试。”接着,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三名选手的投篮成绩,其“投中次数”分别为15、10、18。这时,我向学生问道:“你觉得谁的成绩更好一些?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王明的成绩最好,因为他投中的次数最多,为18次。于是,我向学生出示了表格的另一栏,即“投篮次数”。之后,我再次向学生问道:“假如你是教练,你会派谁去参加比赛?为什么?”如此便将学生代入了情境之中,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基于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学科极富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这便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此,我们不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推导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便在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制作好的纸制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用剪刀沿棱剪开,再展开。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来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探究: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每个面的长、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能否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如此一来,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总而言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高效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钟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54.
[2]蒋祥.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华夏教师,2017(07):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7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