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小学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枯燥,几乎难以吸引小学孩子的眼球,更别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便可以很好的化解这一尴尬局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策略
  前言: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法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要巧妙的运用各种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训练他们的解题能力。因此缘故,如下详细概述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策略。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策略
  (一)巧设“悬念”情境,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巧设各类“悬念”情景,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举例而言,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这样向学生提问:“假如每个月都让你们在30号过一个生日,你们喜欢吗?”一般学生都会回答“喜欢!”而后接着问:“虽然一年有12个月,但是你们只能过4次生日。知道是为什么吗?”低下的学生就会纷纷发表议论,这时候教师再把年历卡拿出来给学生们看,他们就会发现只有在4月、6月、9月以及11月的时候有30号,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其余的月份知识进行传授。
  (二)融合生活情境,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难题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圆心的位置与对称轴”相关指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用计算机先制作好两幅“小猴子坐车”的动画,其中一副车轮用方形做轮子,而另外一副用圆形做轮子,但是车轴不要做在圆心上。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展示第一幅图,问学生“小猴子在这辆车上感觉很不舒服,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肯定会回答:“因为车轮是方形的,要是圆形才不会颠簸”。然后教师再展示第二幅车轴不在圆心上的图,接着问学生:“这幅图中小猴子的轮子是圆形的,为什么它感觉还是不舒服呢?”
  教师这个时候再把对应的圆心位置与对称轴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理解要保证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必须要把车轴安装在圆心处。整个过程的传授不止极具趣味性,也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相关的一些难题。
  结语:事实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以上只是举例分析而已。身为小学时期的数学启蒙,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用更具创新价值的思路去打造自身教学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張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3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