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改革中,数学是一个比较重点的内容,同时教学的内容也是比較复杂抽象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首先就要贴合学生的生活,拉近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全面且主动的参与进来,最后教师也应该分层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课堂上的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一个初步的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讲解小学的数学课的时候依旧是延续着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时间久了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所以为了能够打破这一种现状,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换了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一、 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找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进来。而且教师还要注意这一点,在进行场景创设的时候要贴近的是学生的生活,而不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教师应该认真的了解和倾听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认识钟表》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有关于钟表的一些知识,也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知识,针对于这一种比较生活化的知识,教师若是依旧是运用之前比较传统的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话,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所以,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来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比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拨动教学的时钟,让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在这一个时间点该做的事情,并且读出来这一个时间点。
二、 增加趣味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且有趣的事情存在着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将这一点利用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有趣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这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全面的提高在小学数学上的课堂参与度。所以,教师在进行合适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教学的小游戏,或者是融入一些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故事的情节,让学生能够通过表面看本质,全面的了解到学习情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四则运算》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有关于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在讲解的过程中,若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些学生去扮演顾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模拟店铺从清晨开始营业的状态,记录好每一次的交易,为了能够让这一次的情境扮演更加符合本次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每四次的变动来进行记录,到了最后的时候营业额最多的店员可以获得奖励,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颁发小奖品进行鼓励,让学生可以再接再厉。
三、 分层学习场景的创设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差异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若是为全班的学生都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的话,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学习负担,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说却可以轻易的完成这一个任务,就造成了大量学习时间的浪费,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种情况,分层的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归属感,将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时间高效的利用起来。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面积》一个章节中,其中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些面积的计算,其中比较好计算的是正规图形的面积,而一些异性的图形就需要先分割在进行计算了,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在操场上划分一些正规和不正规的图形,让学生分别扮演土地的所有者,并且计算出自己的土地面积,比较谁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这些学生去计算复杂一点的图形,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从正规的图形开始计算,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当学生遇到了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发的参与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来,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小学数学的魅力和多变化,也是对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一种很大的挑战,对于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的学习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吕金霞.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J].中学课程,2017.
[2]崔亚萍.浅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比较合适的问题情境 [J].课程教育研究,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