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指出,自然辩证法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即多关注当前自然界、科技与社会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加大与科研实践环节密切相关的理论教学比例;多开展一些主题性的讨论或辩论会等等。
  【关键词】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209
  一直以来,自然辩证法教学有其区别于其它课程的尴尬处境,这主要是由于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下,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所导致。这一趋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完全避免,所以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人员,我们只好在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条件下努力调试自己,力争将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换句话说,自然辩证法教学需要丰富与提升实践环节。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教学部分总结如下:
   一、多关注当前自然界、科技与社会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时代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有许多崭新的科技与社会现象是研究生们所关注、并且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的。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师,应该用合理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来解释这些自然与社会现象。
   例如,科学界一直都很关注的时间问题可以说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元问题”,它也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断发展与深化的。从最早的人类对时间一无所知到伽利略和牛顿将时间视为运动定律中的一个基本参照系,再到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具有“相对性”概念,其间人类对时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同时也体现出人类自然观的一种转化。
   又如,技术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在讲述技术创新的模式时,可优先结合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具体实例来进行剖析,如可将联想公司作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分析其采取技术跟随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引进、模仿外国产品的同时,努力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并在新推出的产品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自己的成分,在模仿中实现技术的积累与推进等等。同时还可将宝刚的创新之路——从“点菜式引进”到集成创新的发展思路与联想模式相比较并分析其异同。
   再如,我国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它对我们每个人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怎样才能有所创新?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创新的文化环境应具备怎样的特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部分内容中所应回答的问题。还有,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应怎样看待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宗教是封建迷信吗?究竟应怎样给科学划界?等等。
   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所应回答与分析的现实问题很多,几乎涵盖自然界、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大多数问题,这也正好显示出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特色。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这个“大口袋”里的东西来解释或解决许多新现象与新问题,并用这些新现象与新问题不断丰富我们的“大口袋”。
   二、加大与科研实践环节密切相关的理论教学比例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自然辩证法课程应力所能及地为研究生今后的科研事业发展做一定的铺垫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与培养科学方法上。笔者甚至认为,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灵魂所在。
   在介绍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之前,首先应介绍科学精神孕育与发展的历史。如科学精神的萌芽期——可追溯至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交织以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时期,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发展史,特别是古希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史,象几位重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关于自然界本质的看法,反映出古希腊学者从之前以神来解释自然转变为向以自然解释自然的态度转变;后来更是随着科学与哲学的分化而导致数学与逻辑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上理性的增长。
   科学精神的形成也是重点讲述的内容——从中世纪早期科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到后期经院哲学所孕育出的理性与怀疑的精神,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便是亚里士多德,其关于自然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使其与当时欧洲流行的柏拉图主义或新柏拉图主义的神学态度明显地区别开来。当然,这种由经院哲学内生的科学精神后来又成为宗教信仰的审查者与批判者。
   最后,还应论述科学精神的现代形态,亦即科学精神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或现实问题。最明显的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科学的实证性,即把科学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認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并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一是片面强调科学精神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工具价值之外的伦理、道德等其它方面价值。这两种取向都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面对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所应彰显的是一种整合与圆融的科学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大科学观,并在价值取向方面,强化人对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将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
   以上是科学精神孕育与发展的历史,从历史中已经可以呈现出其所包涵的内容,如: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等。由于这些内容理论性都比较强,因此在讲述时应密切结合社会实际。例如,在介绍求真精神时,可联系当前的学术氛围——目前的学术圈沾染了太多急功近利的气息,虽脱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但作为社会一方净土的学术界,理应保持自己的相对纯洁性。并以具体人物为例,表明各种各样的抄袭剽窃行为是不符合学术规范及个人发展愿景的。
   关于理性精神,教师可以将科学精神与科学的内涵相联系,即科学的目的便在于把握复杂的客观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同时还应指出,提倡科学的理性精神还要反对盲从与迷信,不随俗沉浮。    在谈到怀疑和批判精神时,教师应指出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是对掩盖事物真相的假相的怀疑,并列举科学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伽利略、哥白尼等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合理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创新精神则是我国当前教育最需要重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等。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具体实例,如以国内外科技创新典范为例,分析其人生及事业成长道路中的重要思想过程,将创新的思想火花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科学精神须与科学的思想方法相配合。科学方法包括许多种,之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中已有诸多介绍,但似乎过于分散而没有突出重点。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不妨拿出专门的章节来讲述创新思维与方法。可以从创新的概念、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尤其是直觉与灵感等环节)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配以一些重要人物科研过程中的心理描述来增进广大研究生对于创新活动过程的了解,并鼓励广大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科研实践分析与谈论自己的体会。此外,还应扩大研究生的视野,地域差异特别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等都应在讲述与讨论的范围之内。最后,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应在重点讲述之列,如:多用左手、利用音乐或艺术熏陶等方法开发人的右脑,多发挥想象力等等。当然,还应特别指出,虽然创新思维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潜能,但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它发挥作用,如应试教育的影响、人自身的惰性、缺乏自信心与冒险精神、缺乏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广阔视野等等。
   科学方法包容的范围很广,但我们不应停留于简单的方法介绍阶段,如: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等等,而应在方法论途径上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如:百余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研发成功的方法论途径分析、技术创新的方法论基础等等,以求对学生今后的科研有所帮助。
   三、 多开展一些主题性的讨论或辩论会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上来,一些主题性的讨论会(Seminar)或辩论会便显得尤为重要。
   Seminar是欧美专家与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它是以教师与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进步动力的课堂交流模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1]
   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种教学法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学生通过这种类似于论坛的形式,可以就某个问题或教学环节直接谈论自己的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与辩论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通有无”,以利于彼此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与反馈模式。通过Seminar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讨论的形式也可有多种,如可采用先分组讨论、再集中发表意见的方式;也可采用个人直接发表意见、再集中讨论等形式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生讨论或辩论的问题很多,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制约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我国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最大困难或障碍是什么等等。学生在討论或辩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而且可以做到彼此相互启发,因而对于学习要点的理解就能更深入一些。
   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起到引导与总结概括的作用。引导是为了聚焦于某一话题,不使之过于分散;总结概括则是对所有讨论内容的一个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体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行为层面,更多蕴涵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理念。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为学生的需要着想,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等等。当然,这一过程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7-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4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