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通过对课堂提问模式的分析,构建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  提问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23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的融合,它是学科与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而习得的。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包含四个层面,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其中课堂提问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笔者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对课堂提问的优化达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堂提问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规教学行为,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研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存在许多不足。
   (一)课堂提问缺乏应有的思维价值
   提问的问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思维价值,给不同学生一个思想驰骋的翅膀,问题中既要有低认知水平问题,又要有高认知水平的问题。①有些教师为提问题而提问题,为讨论而讨论,过于形式化,所提问题缺乏思维价值,学生的思维无法顺利展开,学生讨论也很难形成必要的结论,学生往往回答的只是课本上的公共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产生必要的训练。②也有一些提问缺乏指向性,给学生的思考造成了困难,学生不知如何回答,造成思维混乱。③还有一些提问所提问题较单一,问题之间缺少联系,无问题转换、过渡,问题之间缺乏层次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变换与组合。④有些教师常常忽视问题的类型差异,对于评价性、创造性等开放性题目,仍采用“一言堂”的方式,预设一个“标准答案”,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回答的标尺,最终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课堂提问缺乏对学生作为生命体的考虑
   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把讲课看成是完成一项任务,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考虑,只是把他们当作知识的容器。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将讲课仅限于该讲的知识点“讲完了”。一旦这种教学观念占主导地位,教师就不再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能否应用、有无启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提问会出现随意性大的现象,如候答时间过短,叫答随意性大,理答只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教师却自认课堂严谨充实。另外,面对一些开放性、创造性问题的时候,学生常常给出一些“千奇百怪”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不同情境下提出合适的问题,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但部分教师往往错过了这些教育的机会,甚至在无意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客人”而非“主人”,学生作为生命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习效果自然很难达成。
   (三)课堂提问缺乏对实践探究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考核机制单一的局面渐渐发生变化,但是部分学校仍然把学业成绩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分数,常常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反复强化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对课堂提问设计往往不考虑实践探究需求。更有甚者,对学科实验这类操作性强,探究性要求高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不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而是仍停留在讲实验的层面,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很难得到培养。
   (四)课堂提问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要求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但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单一化,过分强调学生成绩,致使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放弃了一些很好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资料和机会。
   三、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学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则是开启这座艺术殿堂的一扇窗子,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对提问策略的优化设计和精心组织,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一)生命科学的提问要体现生命性
   课堂要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交流的地方,成为生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地方,成为生命主动学习、提炼感悟的地方。教师应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摒弃传统观念中的自己在学生中应具有权威性的观念。教师应该把自己看作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鼓励者和欣赏者。
   作为生命体本身,学习者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和权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切忌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他们的思维。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鲜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堂、实验室,要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从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出发,通过有效提问等教学手段帮助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仅是得分数,而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才。    (二)提问要体现实践性
   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实验,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動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实验,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书本上的一些探究活动和课题研究,重视校园外的社会调查实践等,让学生参与进来,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学科思想的领悟。
   (三)要体现科学性
   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通过对一些科学发现史(如:促胰液素的发现。)、数学模型的建立(如: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物理模型的建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结合对教材章节知识的提问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如:贺建奎副教授操刀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消息所引发的巨大争议)。
   总之,课堂提问作为教师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都有积极作用。然而,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应从自身出发,明确自身角色,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提问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功能,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施久铭.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2]闫红梅.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误区及应然追求[J].教育探索,2009(10):51-52.
   [3]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17-20.
   [4]绍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25):38-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5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