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现状及改进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体系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成绩评价更加公正合理。其实施效果表明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定;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110-03
   人才强国是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全新观点。随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挖掘其创新潜力日益受到重视,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及其有效的途径。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不可分割的教学内容,是将基本操作与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的必修课。
  笔者作为专任教师多年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每年从事化学专业和化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学时超过300,对有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科研过程中与企业对接时,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现状评价不高,认为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基本操作不熟练、学习不主动、综合素质偏低、研究能力差、创新意识弱等方面,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实验员,距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有相當大的差距。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不努力。笔者认为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模式陈旧、课时压缩、多人合组、照方配药、浪费严重、“保姆式”教学、“八股式”报告、单一成绩评定方式等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讨是近年来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目前有机化学实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附属,目的是利用实验验证已有的理论知识,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课程已经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初步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化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与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产生重要影响。
  有机实验课程,尤其是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课时压缩以及实验师资和空间限制,使得多人合组的现象十分突出,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处于应付、偷懒、走过场的状态,要么短短写上三行五行、要么通过信息时代的便捷方法,利用百度、Google学术、小木虫、万方、中国知网等相关信息源,找到相关的资料数据,甚至原版的实验报告照抄一气,连错别字等都照搬,懒得修改,这直接导致预习报告千篇一律,实验过程中只能“照方抓药”,对实验步骤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实验进行过程中,拿着手机聚精会神的看小说、看视频,对实验现象不管不问,不及时记录、不分析、不思考,“等、靠、要”等问题突出。遇到问题等教师讲,资料查阅与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主要靠教师的点拨和帮助,实验思考题要教师讲,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缺乏。实验结束后,实验数据处理敷衍了事,实验结论胡编乱造,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也不使用,放上数据就好。
  1.考核方式单一化。传统的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由实验报告和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这种评定方式比较单一片面,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由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对象是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继续延用初高中的学习模式对教师以及书本知识过分依赖,盲目照抄书本甚至照抄别人的实验报告。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有“实验做得再好不如实验报告写得好”的想法,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为了得到高分,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到实验报告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得到字迹优美的实验报告而花钱雇人写,甚至从网上搜索实验结果,伪造数据。而有些真正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会因为实验报告写得不够漂亮,实验数据不够完美而得到一个不太理想的实验成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使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长了抄袭、篡改实验结果等不正之风。实验课结束后,部分学生仍然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2.考核标准模糊不清。由于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教师在评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实验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的考核结果一般不会当场公布,学生们不明白自己存在哪些错误,因此也不会去改正,从而无法达到实验课的目的。成绩评定体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很难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清晰明了的实验成绩评定体系,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本实验素养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二、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新方法
  目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学习成果和学习成绩来评判的,形成了“只看成绩,不看过程”的错误理念,虽然这个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其缺点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而夸大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努力,致使一些平时非常努力但成绩不高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变得自卑、胆小、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此,找到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分析现有的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后,结合多年来实验教学过程中摸索的教学经验,制定了多元化的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自评、同组互评与教师考评相结合。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清晰明了、公正合理的实验成绩评定体系,将最终的实验成绩与整个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分。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实验成绩评价时,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与教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以及最后的实验报告等给出一个分数;同组互评是同组的其他同学根据课堂表现和实验态度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教师考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最后将三方成绩按一定比重加和。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两方面组成。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考核。
  1.考勤情况。通过签到进实验室的方式进行,迟到早退者考勤分数为零,如有特殊情况可提前请假,后期需补上所缺实验课。
  2.着装情况。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女生不能穿高跟鞋,长头发必须扎起来。夏天不能将皮肤外露,以免药品腐蚀皮肤。
  3.实验预习报告。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预习报告的撰写已成形式化,多数同学只是简单地照书抄写,甚至全班只有几个版本,对实验过程没有全局的把握,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惊慌失措,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只是徒增劳动量,浪费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实验预习报告与最终的实验报告结合起来,写实验预习报告时,将实验结果以及讨论留出空白,做完实验以后,将实验结果以及讨论直接填入,避免了实验报告的反复书写。还可以将实验过程中与预习报告不同的操作步骤记录下来,思考一下它们的异同。实验预习报告的书写不仅要包含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装置图等,还要求学生将所用仪器的注意事项以及所用药品的理化性质进行列表整理。在使用有毒药品时,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实验前增加一项检查实验仪器以及药品是否齐全的步骤,观察学生是否认真预习了实验。
  4.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操作是有机化学实验的核心环节,是最能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环节,在实验成绩评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采取两人一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实验成绩的公平性,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实验操作的成绩评定可以划分为七个小点,逐级进行。第一级: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教师所讲注意事项是否正确操作,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能否主动提出问题;第二级:实验装置搭建的正确性、合理性,能否正确的检查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正确使用铁架台等;第三级:实验过程有一点瑕疵,如试剂浪费、操作失误、仪器损坏等;第四级:实验过程没有过错,结果正常,但试剂、操作有不合理的地方;第五级:实验过程没有过错,结果正常,试剂、操作合理,但耗时较长;第六级:实验过程没有过错,结果正常,试剂、操作合理,时间合理;第七级:实验过程没有过错,结果正常,试剂、操作合理,时间合理,结束后试验台清洁。
  5.实验态度。“态度决定成败”,实验态度也是成绩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師通过巡回检查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实验态度,如:操作态度是否认真仔细,是否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团队协作程度,能否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否有草率应付的迹象。若有学生实验态度认真,操作仔细,但结果差强人意,教师可酌情加分,以此引导和鼓励学生;若有学生有“抱大腿”的现象,自己不动手,只顾玩手机、聊天,整个实验由同组同学独立完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数变动。以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杜绝“眼高手低”、偷懒耍滑等现象。
  6.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具体体现,完整的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与讨论、思考题等。考核内容主要分为八级:第一级:无实验报告或者抄袭、严重应付;第二级:有实验报告,照抄书本,草草了事;第三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但缺少实验原理等内容,而且数据记录不完整;第四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等比较完整,缺乏数据分析或分析不合理;第五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等比较完整,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正确,但无讨论;第六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等比较完整,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基本的讨论且符合预期效果;第七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等比较完整,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讨论且含有自己的见解;第八级:有实验报告,整体比较合理,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等比较完整,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讨论且含有自己的见解,实验报告字迹清晰,格式规范,无乱涂乱画。
  7.实验操作考核。实验操作考核采取抽签的形式进行,从平时所做实验中随机抽选,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现场给出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认真学习,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我们将上述成绩评价系统应用在本校2016级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学院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生自评使其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找到自己实验过程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成绩评价标准统一,条例清晰,实验成绩更加公正、合理。
  实验既是对学生书本知识的现实化,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让知识活起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拒绝眼高手低。此外,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结果的思考可以获得一个科研人应该具备的科研思维的能力,对学生实验课程的考核不仅仅只是对其实验操作及实验态度的打分。实验考核是有机化学实验课不可避免的环节,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我们提出的上述评估体系不再是通过出勤和实验结果来决定学生的成绩,而是从多方位全面考虑,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习惯、科研思维,以及能够自如处理实验过程中意外事件的能力,真正实现让实验不再只是一门为获得学分而修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大海,张静,李先国,冯丽娟,陆敏,王晓东.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4,(05):68-70.
  [2]刘晓莹.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3]王永涛,薛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05):263-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