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家长对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的看法、态度和行为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是当今社会热点话题,如何使校外培训机构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何整顿补课市场?如何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心。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家长的抽样调查,对家长的基本信息及孩子补课情况、家长对补课的态度、选择补课的原因三大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盛行,补课成本高,孩子能通过补习获取课外知识、家长无暇照顾孩子学业、升学竞争激烈、教师建议等众多原因影响家长的选择,家长对补课存在矛盾心理。
关键词:课外补习;矛盾心理;家长态度和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062-05
中小学课外补习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课外补习是一种收费活动,针对主课和兴趣课程,譬如语数英以及体育、舞蹈等不需要参加正规考试的课程。目前,我国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而在大中城市,90.0%以上小学生都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可见,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正常的补课行为应该是对教学计划的完善,是对教学任务的补充,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1]。但现在,学生补课甚至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不论成绩好与不好,大家都在补课[2]。这种行为,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而且有可能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毫无效果,甚至使补课成为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手段而不是辅助手段,把在学校上课的时间用来玩,形成恶性循环,既费时又费钱。另外,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收费水平大幅上涨,整个行业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乱象也屡见不鲜。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有关部门严令禁止补课,一方面是家长联名要求恢复补课;一方面媒体报道家长疯狂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另一方面是家长跟记者抱怨补课花费大,给孩子增加负担。
家长对于选择补课在态度和行为上是否存在矛盾?若存在,那导致矛盾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政府制定政策规范补课市场,指出家庭教子误区,对家长如何正确看待补课热潮,如何理智地给孩子选择补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调查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发放问卷,调查和了解广州市家长对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的态度和行为。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70份,回收问卷370份,其中有效问卷26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71.1%。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样本信息
在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独生子女占总体比例的80.6%,非独生子女占总体比例的19.4%。家长的学历为本科的占58.2%,职业为企业/公司中高级管理的占总体比例的31.2%,家庭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总体比例的46.8%,15—30万元的人数占的31.2%,30—45万元的占13.3%,45—60万元的占3.7%。
(二)补课成本
补课平均每天占用孩子课外时间1—2小时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0.5%,1小时以下所占的比例为19.4%,2—3小时占16.0%,3小时以上占4.2%。有33.8%的家长平均每年在补习班上的花费为5000—10000元,27.8%的家长花费5000元以下,24.7%的家长花费10000—30000元,8.7%的家长花费30000—50000元,只有少数家长在补课中花销巨大。整体而言,补课会占用孩子的课外休闲时间,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额外的开销,增加家庭负担。
(三)补课看法和态度
调查发现,在选择补习班时,家长最关注的因素是提高效果,所占比例为76.4%,其次是师资力量,所占比例为71.9%,收费标准和课程设置分别占55.1%和43.0%。由表3可知,58.6%的家长认为补习班的教学质量还算不错,认为补课是很值得并乐于投入的事情、是孩子成功的途径和收获效果一般的家长占比较高。
但是有91.6%的家长认为报补习班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近一半的家长看着孩子上补习班都有虽然心疼但也很无奈的心情,占总体比例的47.9%。
對于“禁补”政策,47.9%的家长选择支持,19.8%的家长选择不支持,而32.3%的家长对“禁补”政策持无所谓态度。
(四)补课行为
超过一半的家长会受补习热潮的影响让孩子去补课,占比55.1%。
超过一半的家长以后会继续选择给孩子补课,占比55.5%。
(五)影响行为因素
由表5可知,影响家长是否选择给孩子补课大致有四方面因素:孩子、家长、社会以及教师。孩子因素中,家长选择补课的主要原因是孩子能获得课外知识;家长因素中,主要原因是家长无时间亲自辅导孩子;社会因素中,主要原因是竞争激烈;教师因素中,主要原因是教师建议。
三、讨论及建议
(一)讨论
1.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盛行。调查样本中,孩子补过课的占71.1%,为有效样本。在有效样本中,55.1%的家长会受到补习热潮的影响而给孩子报补习班,16.4%的家长则表示不确定是否会受到影响,即潜在影响群体。62.4%的家长认为补习热潮如今已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以后会选择给孩子继续补课的家长占比55.5%,看效果的占比36.5%,也就是很有可能会选择给孩子继续补课。可见,补课市场正在逐渐扩大,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补课成本高。调查中,家庭年收入在0—15万元的人数最多,占总体比例的46.8%,15—30万元的人数占总体比例的31.2%。而有33.8%的家长平均每年在补习班上的花费为5000—10000元。 调查中,补课平均每天占用孩子课外时间1—2小时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0.5%。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天之后,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导致其休息时间减少。
3.补课原因多样。调查发现,58.6%的家长认为补习班的教学质量还算不错,30.8%的家长认为质量一般般,还说过得去,认为补课是很值得并乐于投入的事情、是孩子成功的途径和收获效果一般的家长占比较高。家长最关注补习班的提高效果方面,所占比例为76.4%。因为补课的提高效果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所以家长会选择给孩子补课。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身边孩子的补课情况、竞争都会促使家长的行为选择。
4.矛盾心理。调查中,认为报补习班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的家长占91.6%,家长看着孩子上补习班心理的感觉大多数是心疼但无奈,占总体比例的47.9%。47.9%的家长选择支持“禁补”政策,但仍有55.5%的家长会选择给孩子继续补课,而36.5%的根据效果选择补课的这部分家长为潜在消费者。
从心理感受来说,家长认为补课应该被禁止,孩子可以不用承担额外的负担。从行为来说,补课却被家长接受,是没法忽视的真实存在。这无疑体现出了家长在课外补课上有态度和行为上的矛盾。
5.教师建议学生补课原因多样。目前,不少在职教师在校外开设补习机构或兼职补习老师。因此,不少教师会建议学生补课。一方面,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工资待遇和经济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课外有偿补课的二次收益能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另外,部分教师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把教师这份职业作为谋生工具,而忽视了专业上的发展,想要通过课外有偿补课的方式赚取更多的外快。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通过教学劳动获得额外报酬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对孩子进行课外深层次教育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他们对教育事业和教育理想的追求。
6.竞争激烈。小升初、中考、高考的选拔的标准仍然主要依赖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加之社会上的补課热潮导致学生和家长日益焦虑。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人上人。在硬件条件(家庭、财富、权力)不足的情况下,家长把学习当作改变现状的一种途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想脱颖而出,在各方面都不能落后。根据调查可知,46.0%的家长认为补课是获得成功的途径,在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和补课热潮的影响下,家长就更有可能让孩子去补课。
(二)建议
1.家长转变态度和行为。家长应理智思考,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弱项合理报班,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不要盲目从众,将自己“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转化为单纯地参加补课。家长应多抽空陪伴孩子,家长的陪伴与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更具意义[3]。另外,家长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兴趣、爱好、志向、习惯等内在品质。
2.提高课堂质量。家长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补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在校上课内容不能有效理解消化,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成绩不理想。就当前减负而言,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同时,应合理设计和选择课外资料和作业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3.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办学资质审查,规范培训范围和内容。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禁止校外培训或竞赛成绩和入学挂钩,禁止机构提前教学。
4.学生转变态度和行为。学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认真上课、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劳逸结合,不要养成依赖校外补课而不重视校内课堂的心态。
5.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并深入改进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4]。
6.政府给予消费者深层次、理性的指导。政府应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给予消费者深层次、理性的指导,可以设立专门的信息咨询机构,建立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供家长查询补习机构的课程。
7.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待遇地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职业素养,从思想上让教师明白乱补课的危害。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提高教师工资标准,优化教师待遇福利,在精神和物质上割断教师有偿补课的动因[5]。
参考文献:
[1]吴翌琳.初中生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EPS的调查数据分析[J].教育科学,2016-10-20.
[2]何志成,赵宇明,范金鑫.恶补七宗罪——揭示学生过度补课的弊源,指明家庭教子误区[J].沈阳药科大学,2012,(01).
[3]张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N].人民日报,2016-10-20.
[4]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1-05-03.
[5]宋立伟,路文超,王善广.如何破解有偿补课背后的难题[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