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在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心理幸福感的不断提升,有助于高职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想选择。为此,文章就针对《体育锻炼在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广大教师、学者在工作实践中受到的启发。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幸福感;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64-02
一、引言
伴随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全面落实,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而全面开展体育锻炼也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并为提升增强学生心理幸福感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结合这一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进行深入研究,说明体育锻炼在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育锻炼
所谓的“体育锻炼”,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身体需要,自主选择某一种或几种体育手段,并且结合相应的体育器材,以增强体质、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在闲暇之余所进行体育活动的总称。体育锻炼包括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器械类、徒手类的有养或无氧运动,同时还包括力量、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
(二)心理幸福感
所谓的“心理幸福感”,实质就是个人根据自身设定的目标,采取一定的测量方法而产生的一种趋于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而心理幸福感主要可以包括良好关系、自我接受、体质增强、环境驾驭、独立自主等方面。
三、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一)实验前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基本状况
文章以广州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专业47名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实验对比的方式,通过为期9周的实验过程,进而得出体育锻炼对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所发挥的作用。在实验前,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现状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1)调查结果显示,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在实验进行之前心理幸福感普遍偏低,无论是在体育锻炼自主性、身体状况的自我接受程度上,还是在环境的驾驭能力、人际关系处理情况上都不是十分理想。其中,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和能够自我接受身体状况的学生也仅为8.51%和14.89%,而能够驾驭环境和灵活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仅能占到实验总人数的19.15%和12.77%,充分显示了学生心理幸福感不够强烈。
(二)实验后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确切体现
经过为期9周的实验,研究对象心理幸福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从各项指标的调查结果中就能够验证这一结论,实验后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调查统计表如下表所示:
结合表2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为期9周的实验之后,高校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没有体育锻炼自主性的学生已经不存在,拥有较强的体育锻炼自主性的学生已经占到调查总人数的89.36%,而能够自我接受身体状况的学生数量达到了91.49%,而环境驾驭能力极强、灵活处理人际关系情况的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5.11%和61.70%之多,说明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巨大,发揮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四、体育锻炼在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
(一)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心理幸福感
体育锻炼是高职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通过外在的辅助手段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过程。其中,学生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或锻炼形式都是发自内心的,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去,将自身的运动兴趣完全激发出来。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与他人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并且能够与其他人之间形成一定的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际关系,并在体育锻炼中正确的处理好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学生在环境的驾驭能力上、自我身体素质的提升上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将这种运动兴趣逐渐转化为运动体验和运动享受的过程,形成养成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促进了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二)通过提高体育锻炼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幸福感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量的大小是决定人体能否达到最佳身体状态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自身情绪调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育锻炼中,经常能够适当增加训练量、延长体育锻炼的时间,人体运动神经就会保持兴奋,身体状态以及情绪调节的情况也自然会越好。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依然如此,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负荷并且延长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运动神经兴奋的时间就会越长,身体状态也会随之保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进而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会更加密切、适应并掌控运动环境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在无形之中肌肉会形成运动记忆,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的习惯也会随之养成,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起到保障作用。
(三)可以在展示能力和增强自信中提升学生心理幸福感
高职学生在长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自信度也会同时得到提升。这样才会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上减少很多的障碍,不仅能够适应并驾驭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高心理幸福感会油然跃升。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往往都是团体运动项目,或者是休闲娱乐类健身项目,其间必然要与他人之间保持紧密的合作、互动、交流,而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能力会展示在他人面前,得到他人的肯定,自身的自信度也会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互动、沟通中就会有共同的语言,灵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会提升,自身心理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强。
五、结论
针对体育锻炼在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索,而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中,必然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需要广大教师、学者能够积极地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并增强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段健芝,李晓东.身体活动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9).
[2]项明强,胡敏.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实现型动机的调节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3).
[3]李军兰.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C].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