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情采撷 优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然而在计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如:过分强调情境导入,忽视计算思维热身;过分强调方法多样,忽视算法最优提炼;过分追求教学技能,忽视错误的心理研究等。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计算教学中要重视算法优化整合,加强算理算法教学;重视口算估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能力;重视辨析练习设计;重视差错研究。另外教师还要关注教学细节,促进有效教學。处处留意皆学问,做教学的有心人,发现教学的真谛,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提高。
  关键词 明确算理;算法多样化;跳出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87-01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深知计算教学的重要作用,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计算。在教育教学中,细节决定成败,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一些细节,在课堂上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的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健康地发展,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下面我就计算教学和教学细节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优化计算教学,提升计算能力
  计算是所有数学活动的基石,离开了计算,数学活动便成了空穴来风,无本之木。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能力。然而在计算方面存在:如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感不强、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等现象。结合我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此现象的粗浅认识:
  (一)原因剖析
  1.过分强调情境导入,忽视计算思维热身。每一次计算例题的呈现总是采用情境导入,缺少与新授知识相关联的旧知再现或铺垫,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从而无法有效把已有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知学习中。
  2.过分强调方法多样,忽视算法最优提炼。有时上课为了追求算法多样化,被学生的“多样化”牵着鼻子走,大量的时间花在探究各种不同的“个性”算法上,减少了对最优算法的总结与提炼,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不用说能熟练、灵活的进行计算。
  3.过分追求教学技能,忽视错误的心理研究。有时为了追求教学艺术,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前易错抽样调研,课堂上常常对学生现场生成的错误预期不足,错误资源利用不够、解决不力,课后更是很少研究学生计算错误背后的根源,不能对症下药,就不能有效矫正或避免学生的计算错误。
  (二)应对策略
  1.重视安排复习铺垫,促进知识高效迁移。新授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关系,通过旧知的解决和新知的挑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愿望,充分让学生在新授课知识学习过程中使用旧的知识经验,实现新知的正迁移。
  2.重视算法优化整合,加强算理算法教学。学生会算的前提是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显而易见,只有充分重视算理,寓理入法,才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能力的提高才有切实的保证。
  3.重视口算估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能力。若想学好数学,不但会笔算,还要会心算。心算是一种思维能力,心算好,脑子里能盘算的问题就多,随时随地的能想问题。在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口算、估算的训练,尤其是口算。让孩子们对14×5  15×4  15×6  16×5等易混易错题及常用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熟然于心,增强他们的数感。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感知的能力,并能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每天坚持基本口算听算练,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定会夯实学生计算的基础,提升计算速度和效率。
  4.重视辨析练习设计。精心设计针对性练习、辨析性练习(针对形似易错的计算练习)、对比性练习(针对阶段容易混淆的运算、正确选择运算方法的计算练习)、应用性练习(具体应用、熟练解决问题的计算练习)。
  5.重视差错研究。学生出现计算错误不能简单的归于粗心,要静下心来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帮其改正,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关注教学细节,促进有效教学
  跳出规律找规律。在教学找规律时我们往往给学生呈现一组符合规律的素材,这其中学生的活动大都围绕规律的结论而展开,而规律的前提都是教师直接提供的,处于一种默认状态。因此会出现学生只关注结论。因此在探索规律时,教师不仅要呈现符合规律的素材,而且也要适时呈现反例。如教学找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先出示找8和2的最大公因数,学生通过列举法找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再依次出示找出3和9、5和10、4和8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这时如果再出一题找6和8的最大公因数,部分学生很快说出是6,也几个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不是6而是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出在哪儿?经过思考,大家若有所悟,原来只有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才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适时出现一些反例,让他们跳出规律,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并促使其反思,使学生对规律有着更准确的把握。
  处处留意皆学问,事事练达皆文章,做教学的有心人,留意身边学生的一言一行,自己教学中的一事一景,仔细琢磨,发现教学的真谛,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提高,让平凡的教育在学生心中落下深深的烙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