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共生的中职文言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我们要学习与传承的民族精神。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在各个学习阶段必学的内容,然而目前在某些中职院校出现了一些影响文言文传承与发展的现象,“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严重限制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文言文课堂现状的分析,向大家提出对构建和谐共生的中职文言文课堂几点有效的措施及建议,为我国民族精髓的传承与推广及中职专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共生;中职教育;文言文课堂
一、中职院校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中职院校语文老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
在古代时期,文言文属于人们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会有多种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华汉字越来越多,自然也会有些字的意思发生变化。比如“交通”,古代代表交错相通,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意思是田边小路四通八达、交错纵横。现代的意思主要指运输和邮电事业;“东道主”,古代指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带有方向属性,要是在西方,也可以叫西道主;现在指请客的主人,或主办事情的人或国家。这些词语的意思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太容易理解,如果老师们在讲解时只是单一的告诉学生古代和现代的词语意思、句式转换等基本知识,就会导致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量不是特别多,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中职院校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缺乏学习的激情
中职学生大多属于艺术性和技术性类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时期成绩不是太好而转向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不像那些普通初高中学生具有升学压力,对考试成绩并不太过在意,自然也不会特别积极的去学习。而且像文言文这种比较难懂的文章更加引不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中职院校课堂上出现睡觉或走神得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老师们上课时同样会受到学生这种状态的影响,不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课堂上甚至有时会忽视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时间一长老师的教学激情逐渐被磨灭,学生们对文言文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限制了中职院校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和谐共生中职文言文课堂的措施與方法
(一)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单一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影响颇深,所以要想构建和谐共生的中职文言文课堂的顺利进行,单一的教学应从根本上改变。老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传授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情感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俗语更是一句真理,只有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才有可能让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得到验证。所以老师应当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笑话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氛围,这样比老师们死板的教学要好得多。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产生循序渐进的效果
中职院校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基础基本较差,所以老师们在众多文章中选择时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刚开始先选一些篇幅较短、内容比较简单的文言文,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优越感和成就感,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有利于下次文言文的学习。然后再逐渐选择较长的且具有一定道理和教育意义的文言文,让学生们慢慢深入的去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及含义。这样学生会逐渐培养出对文言文的兴趣并且自主积极的学习,提高文言文的阅读量及对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适当的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有效教学,因为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而网络上的资源则是无限且共享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将一些古代的画面还原、重现历史故事,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古人当时的情感表达,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的一些图片、文字及声音可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些立体影像,有利于学生更长久的记住所学知识,放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推荐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且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让学生适当的增加阅读量,进而实现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拓展,最终从总体上实现中职院校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性。
总结:现如今,在中职院校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学法上,都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中职老师们真正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逐渐培养中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创建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最终能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雪云.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色彩--中职文言文教学创新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 3(24).
[2]甘丽卿.如何让中职文言文教学“活”起来一探究乐邢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改良策略[J].课外阅读(中下),2012
[3]何学林.挖掘中职文言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