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内容与语文意识,孰重孰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报道,说一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上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大家做了一个实验,往一个盛了水的瓶子里投石子,让水位升上来,看乌鸦能不能喝到水。因为有亲自动手的经历,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这堂语文课,写报道的记者有一个概括:“语文课当成科学课来上。”
  读了这篇报道,笔者产生了一点疑问。如果真的像记者所描述的那样,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那么“语文”在语文课里还有位置吗?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语文教师是否应该坚持“语文立场”?身为语文教师而“语文意识”不强,这种现象多不多?
  这篇报道的大部分篇幅用来描述学生的实验。有学生经过几次实验才发现,乌鸦能不能喝到水,跟几个因素有关系。这几个因素是瓶子的形状、瓶子里水的多少、所投入的石子的大小。还有学生发现,石头投进水里,会把水弄脏,进而想到:乌鸦会不会喝脏水?这些都是这堂语文课中“科学”部分的内容。对于“语文”部分,报道中只有一句话:“一年级小学生还不会写作文,但这次乌鸦喝水的实验做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大段的心得。”至于这些心得写得怎么样,是否把实验过程写完整、写清楚了,报道中没有提到。这样的“实验+作文”的做法是否具有语文教学上的探索的意义,报道也没有涉及。
  是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语文”,还是记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科学”上而忽视了“语文”?
  如果不考虑报道这样写是不是恰当,仅仅看这堂课本身,它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索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即使是中学生,在作文课上,也有很多人因为没有东西可写而头疼。原因之一,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对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缺乏体验或体验不深,从写作的角度看,就是没有素材的积累,拿到作文題,难免抓耳挠腮,苦于“无米之炊”,只能绞尽脑汁凑字数交差了事。这篇报道中有句话说得很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乌鸦喝水”的实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他们真正懂得了怎样去认真做好一件事情。对于他们的心理成长而言,这一体验的价值不可低估。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识字量也有限,不能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做过“乌鸦喝水”实验的学生已经能够写大段的心得了。这是不是对以往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突破?从实验到写作,教师是如何引导的?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有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表现?这些才是“语文之问”,可惜报道对此几乎没有涉及。
  行为、思维、语言三者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实质。这次《乌鸦喝水》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范例。然而,这篇报道的重心似乎是“科学”,不是“语文”,也不是“关于语文的科学”。语文课当成科学课来报道,如果是因为记者缺乏语文意识,那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不大;如果原因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不强,语文立场不坚定,那对语文教学就会不利。
  (钱江晚报社   3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5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