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图式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图式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即为图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利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形式的优化。
  关键词:图式理论;小学音乐;概念
  
  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这些图式包含了一些事物的某些特征和品质,但通常并不是清楚界定的绝对的归类,这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直觉归类。
  一、 图式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概念性的认识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图式,让学生更加直觉地区别音乐中的概念。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有的学生觉得音乐是一种神秘莫测抓不住重点的艺术,对音乐欣赏有畏难的情绪。通过图式教学,利用学生的概念性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提高欣赏教学的效率。
  例如:比较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方法,如果能够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就能更好地了解掌握更多的音乐作品。
  方法一:把相同类型的音乐放在一起比较。
  在孩子们的图式中,留存着婴儿时期对母亲哼唱的摇篮曲的朦胧记忆。轻柔的曲调、荡漾的节奏,构成了印象中最典型的摇篮曲。所以在欣赏摇篮曲风格的音乐时,我们可以将不同作曲者的摇篮曲音乐放在一起欣赏,进行比较。如舒伯特、勃拉姆斯、莫扎特以及我国东北的《摇篮曲》,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音乐形象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但是这些摇篮曲又各不相同,风格各异。舒伯特的《摇篮曲》为四四拍,曲调柔和平稳,利用稳定和弦和不稳定和弦的不断交替,来体现摇篮摆动的效果。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是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莫扎特的《摇篮曲》为六八拍,曲调明朗而愉快,充满母亲的柔情。我国东北地区的《摇篮曲》是二四拍的节拍,大跳的旋律较多,充满了东北民歌的特点。
  方法二:用相同作品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
  相同的作品,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作品的旋律,脑海中有了基本的图式概念,还可以进行不同版本的比较。如,同一首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有西洋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小提琴、手风琴、古筝演奏等各类版本。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不同乐器在音乐表现上的差异。在欣赏蒙古歌曲《牧歌》的时候,也可以比较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合唱的不同,感受人声音色不同产生的不同美感。
  方法三:同一作曲者在不同时期作品比较。
  图式并不是具体简单的对象,而是大脑对有着共同特征的某些事物的一种综合判断。因此,作为欣赏教学的补充,我们还可以将同一作曲者在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如,威尔第早期作品、成熟期作品和晚期作品比较。早期作品冲动而热烈,成熟期的作品音乐技巧娴熟,刻画人物内在的性格细致入微。晚期作品数量较少,将歌唱性的咏叹调与朗诵性的宣叙调有机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声乐部分的作用。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比较的方法进行欣赏。
  二、 图式还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的认识
  既然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过程性的艺术,那么,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显然也不会是无序的状态,尤其是一些比较严谨的音乐作品,比如交响曲、圆舞曲等等,都有着一定的程序性。音乐欣赏的图式,就呈现在这些程序性的旋律结构之中。
  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为例。经典的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命运交响曲》正是严格遵循了这样的四个乐章。
  图式是储存在头脑中的,是从以往经历得来的,是对反复出现的情况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特点。当学生欣赏了《命运交响曲》之后,四个乐章的概念会在脑海中形成图式,之后再欣赏到类似的交响曲,很快就能将乐曲分解成四个乐章并进行归类了。
  音乐本来就是抽象的听觉艺术,对于音乐作品,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亦是各有所云,在此做一探讨:
  (一) 有没有必要进行曲式结构的分析?
  通常的欣赏教学,讲授方法基本是先要分段拆解,按曲式结构逐层分析,再完整地复听全曲。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乐曲的结构是很有效的,但是这样的教学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生听到的乐曲一开始就是支离破碎的,少了美感与完整性。但如果学生接触的同类的乐曲多了,形成了图式概念,就完全可以不必用这样的套路来进行教学。
  对于音乐本身来说,结构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作曲家写音乐作品的基本框架,如同作家写文章一样,必须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不如此,便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但对于欣赏者来说,有没有必要去解剖,去分解,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在欣赏乐曲前,利用图式,让学生用已有的概念去预测乐曲的结构,然后再完整地欣赏乐曲,之后再进行分析、比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有沒有必要进行旁白式的“非音乐说教”?
  许多老师在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往往会在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插入“旁白”,碎碎念的结果一般就是学生音乐没听清,老师的旁白也没听懂。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破坏欣赏音乐的美感愉悦氛围,不要塞入非音乐的说教。如果实在是有必要讲解的地方,可以在第二遍欣赏的时候再进行讲解,而把完整的音乐留给第一遍。
  (三) 有没有必要得出相同的音乐欣赏结论?
  欣赏音乐作品,教师不要人云亦云地将欣赏对象嵌制在某一种固定的框架里面,形成一种标准化的线性思维模式,要让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例如《梁祝》的结尾就有人批判过是封建残余的影响,不该以大团圆的形式结束,而应该到祝英台撞死墓碑就戛然而止,艺术感染力更为强烈。对于《梁祝》的曲式结构来说,重复再现主题是个完整的结尾亦符合民间传说,但对于艺术作品就并非是个好的选择。
  图式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事例的相似之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可以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图式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学会和获得的,具有后天获得性,图式化的认知常常是无意识进行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积累经验知识,尽快形成图式,从而减少音乐学习的盲目性。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图式理论,让学生建立音乐的概念,完成音乐的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享音乐之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