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标准 教学《少年闰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追求高效课堂、卓越课堂,是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仅从《少年闰土》的教学,探索课标的落实,追求卓越课堂。
关键词:课程标准;落实;课堂教学;《少年闰土》
课程标准,是教学纲领性文件。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目的有针对性,也只有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灵活的使用技术设备,我们的课堂才会高效才会卓越。为此本文仅从《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谈谈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和体会。
一、 “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少年闰土》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认识鲁迅”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虽然同是孩童时代生活,但与如今的孩子,时代相差甚远,文章内涵的理解,显然是难点。同时篇幅较长,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小学语文教学,老师不可能将文章内涵简简单单地灌输给孩子,而是要尽可能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细读文本,老师理解起来并不难。可当我们从教材里跳出来,思考教学时,才发现贴近学生就难了。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提示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三个显性目标:1. 用长文读短方法理清文章脉络层次,为文章画结构图;
2.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3. 抓人物主要外貌特征刻画人物。
这样,教学内容似乎简短了许多,教学目标也更清楚明白实在了。走进了文章,也走进了孩子,操作似乎更简单更容易。
二、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培养运用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思维的培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课标)
文章的理解把握,我们通常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这也是我们读文章的思维过程。有人说读文章就是把文章读短再读长最后读到更短。由此可见,整体把握文章,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是训练和运用概括能力的过程。篇幅长,小学生一见就产生为难情绪。上课时,我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重点放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在自读课文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清文章脉络层次,完成文章的结构图:
根据结构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课文内容。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思想在碰撞在融合,理解、归纳、表达一体。这一过程也对学生以后习作构思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走进学生,重视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少年闰土》一文的内涵,几乎全在“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里,这也是全文教学的难点,更是引导学生利用材料,理解文章的一个“支点”。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读四件事,让学生从文字上浅显地感悟闰土的快乐,感悟闰土的天真、活泼、勇敢,甚至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进而理解“稀奇事”,深华对主题的理解:
师:当闰土在洁白的雪地里捕鸟时,“我”和“朋友们”在哪里做什么?
生:在院子里只看着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师:当闰土在海边拾贝壳时,“我”和“朋友们”又在哪里做什么?
生:在院子里只看着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师:当闰土在月光下照看西瓜,手捏钢叉尽力刺猹时,少爷的我们又在哪里做什么?
生:在院子里只看着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师:当闰土在潮汛时的沙滩上抓跳鱼儿时,少爷的我们却只能在哪里做什么?
生:只能在院子里看着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师:老师不仅要问,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夜看瓜、潮汛抓鱼儿本来就是孩子们那时最快乐的最常做的事,可是对于当时的鲁迅和他那些少爷身份的朋友们来说,也是常做的吗?在他们看来,这些事确实那么的新鲜稀奇,甚至不可思议。所以,当闰土给少年的鲁迅讲的时候,鲁迅听得是那么有趣。
师: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鲁迅把这些事告诉那些高墙内的朋友时,他们会怎么样?(引导孩子们想象说话)
师:老师更控制不了地要问,是谁非要鲁迅和他的朋友们只能站在院子里看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他们能看见什么?四角的天空指的是什么?此时的鲁迅和他的朋友们,让你想起了哪则寓言故事里的谁?
学生畅所欲言,激烈交锋,教师适时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小结。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学生展示朗读)
这个过程里,我始终是一个引导着,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坚持住文本主题,启迪学生的智慧。重点就在这样充满人文色彩的教学中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完成。读、思、说有机结合,训练了学生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四、 以阅读为平台,以写为目标,读写结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典型的,总给我们的写作以方法、以技巧、以启示,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善于抓出某一點,切实地引导到写作中来,并强化训练。《少年闰土》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就是读写结合的“支点”。
师:闰土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但是他的样子还是有点模糊,你们找出他的外貌描写,认真读读。然后说说给你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对比下老师写的和鲁迅先生写的,说说,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
出示: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他长着圆圆的脸,头戴一顶帽子,弯弯的眉毛下面是挺拔的鼻子,还有一张小嘴,他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圈,上身穿着褐色的衣服,腰间系了一条雪白的带子,下面是一条带蓝色条纹的裤子。
……
师:用一两句话写一个人的外貌,让我们猜猜你写的是谁?(学生写作并展示)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真正落实课程标准,必须有选择有甄别地根据学生实际根据年段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选准教学“支点”,一课时一得,不贪多贪细。走进生活,走进文本,更要走进学生,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读、背、写,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营造“新、趣、活、实、美”的课堂,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听、说、读、写、议,在思想碰撞中,学到“带得走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我想也就是卓越课堂了。
作者简介:高天平,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马头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5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