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角色扮演:思维和语言齐飞的助力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角色扮演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求。目前的角色扮演存在过于喧闹、过于虚假和学生思维缺席等问题。因此,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慎之又慎,过程要慢之又慢、实之又实,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角色扮演的作用,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角色扮演;激活思维;情感体验;语言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39-02
  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角色扮演这种学习方式情有独钟。作为一种独特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角色扮演包括角色朗读、情节表演、情境对话等。但遗憾的是,作为一种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过于喧闹、过于虚假和学生思维缺席等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角色扮演应该充分彰显其体验性、实践性和创生性的价值,真正为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助力。那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角色扮演的支撑点,扎实而高效地实施角色扮演呢?
  一、慎之又慎,借角色扮演激活认知思维
  课堂教学不管设置怎样的活动,都要契合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一旦偏离目标,教学活动就必然是低效的。因此,进行角色扮演之前,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为明确目标,教师要多叩问:“为什么要进行角色扮演?是否有其他更加可行的方式?学生能够从本次角色扮演中获得怎样的生长?……”只有在这种慎之又慎的考量与追问下,明晰了角色扮演实施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才是真正契合教学目标的实践性活动。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诺贝尔》一文,有这样的一段描写:诺贝尔在1864年9月3日进行了一次实验,将整个实验室化为灰烬,并付出了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残的惨重代价,但诺贝尔丝毫没有气馁。在教学这一语段时,教师先后组织了两次角色扮演。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站立在亲人的视角,劝一劝诺贝尔。这样,在具体的情境中,师生展开对话——学生扮演亲人,教师扮演诺贝尔。第二次,教师引导:“如果你是诺贝尔,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让学生体会诺贝尔内心的情感。
  不难看出,教师两度设置角色扮演,其目标是一致的,即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人物毫不气馁的精神。在第一次角色扮演中,学生摆出各种困难,劝说诺贝尔放弃;而在第二次角色扮演中,学生则站在诺贝尔的立场,表达他坚强的意识。紧扣教学目标对比,这两次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哪一个更加有效呢?
  首先,教师将学生放在矛盾冲突的正面,能强化学生吸收文本信息的能力。设置的亲友角色,目的是衬托诺贝尔坚韧的品质。因此,第一次角色扮演思考的核心是怎样劝说,才能使得诺贝尔放弃。这就与“劝说最终的目标是说服”相违背,学生并没有对人物的认知产生直接的正面冲击,其体验的价值就被相应地削弱了。其次,角色扮演应强化学生的话语主动权,直面文本的广阔背景。第二次角色扮演直接指向人物内在情感,如诺贝尔从小立下的志向、本段中必定成功的决心以及下文中的成功等。
  思维的高效运转是以顿悟为基础的,必须要借助整体性思维来推进。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将具体的情境展现出来,让角色扮演更加纯粹而有效。
  二、慢之又慢,借角色扮演强化情感体验
  在很多课堂中,角色扮演都给予了学生鲜活的角色体验感。如,服装、道具等,不仅营造了真切可感的情境,更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思维。但是,角色扮演不仅需要外在的道具,更需要慢思精思,以提升学生对角色的感知理解。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几个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时,他被凶恶的鹫鹰啄食的情景。其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其三,教师渲染,深情引述:“这样的折磨残忍无比,这样的折磨永无尽头,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呐喊与抗争。你们能听到普罗米修斯内心的声音吗?”教师相机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如果你就是普罗米修斯,你会说些什么呢?”最后,在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河神非常钦佩普罗米修斯的行为,真诚地劝说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普罗米修斯会说
   ;宙斯的使者赫尔墨斯前来威胁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会这样回应 ;善良的火神看到普罗米修斯全身布满了伤痕,心如刀绞,决定向宙斯求情,普罗米修斯又会说 。”
  细细地审视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的同时,一直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融入教学中,始终围绕着“永不屈服”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首先,学生对人物情感的体验源自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普罗米修斯在盗取了天火之后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并被鹫鹰无情地啄食,人物的坚韧品质刺激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其次,同伴之间的想象交流、教师的朗读渲染,让学生渐渐明确了“我自己就是普罗米修斯”。这样,他们的语言表达就成为一种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一种硬性要求。最后,学生就更加入情入境地展开角色扮演。这种扮演与文本的语言训练有机结合,他们所表达的是源自于内心的真情流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朗读便成为角色扮演下的情感表达,对文本的悦纳内化也就水到渠成。
  三、实之又实,借角色扮演跟进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向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也应该朝着这一核心理念转变,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如,《诚实与信任》一文,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紧扣语段中的核心词语,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能够展现出作者的诚意;二是让学生圈画出语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三是组织学生对同伴的表演进行评价,理解这些动作背后所蕴藏的作者内心的想法;四是组织学生再次表演,将作者内心的想法以独白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生对语言的建构过程,既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创生的过程。本案例中,让学生经历了说、演、评、再演的过程,促进了他们言语能力的生长。首先,教师通过情境还原的方式引领学生构思语言。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圈画出“压在”“写纸条”“环顾四周”等关键性动作。这些词语适合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呈现。通过表演,学生将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表达中,获得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悟,促进学生对语言进行内化。本案例中,教师始终紧扣“诚实”这一认知核心,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做出评价。在表演中,学生既要俯下身子去感知文本,也要直起身子来倾吐表达,从而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积累内化,形成自己的表达。
  总之,语言是思维的有效载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对人物的行为、语言进行细致、具体的感知。这样的表演,让学生的阅读具有创意性、新颖性,达成了促进学生言语与思维双重发展的目标。
  (责编 韦 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3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