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教育视域下的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项目简介】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以其丝绸行业闻名中外。源远流长的丝绸发展史孕育了盛泽的丝绸文化,也充分展示了盛泽人的坚毅、果敢、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在这个小镇上,吴江盛泽中学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地域文化背景,聚焦学教品质提升,不断凝练,逐渐润养了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态教育”特色校园文化。2018年5月,“生态丝绸文化”项目成功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建设项目。
  摘要:地处苏南小镇的吴江盛泽中学,立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理论,依托地域丝绸文化,结合学校“生态教育”特色,以“融、砺、实、新”为核心理念,积极创建江苏省“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学校通过打造一个文化园,依托两个实践基地,梳理三个课程群,建设四个基础场馆,有效推进了课程基地的实施。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6A-0033-04
  吴江盛泽中学创办于1943年,地处江苏省的最南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在这个以丝绸闻名的苏南小镇,学校秉承“团结、守纪、务实、创新”的校风,潜心治学,形成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注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明确以“生活力、创造力”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基于生活教育视域,学校结合盛泽镇地域文化,聚焦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并优化了校园特色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从关注创新意识的“科技教育”特色,逐渐发展为“关注学生主体、着眼生活教育、注重生态和融、强调创造意识”的“生态教育”特色。
  一、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创建的缘起
  1.生态丝绸文化项目的背景
  学校立足发展现状,通过聚焦三个关注: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专心治学、循序持恒、生趣笃行、睿敏思辨)的形成和生命品质(明是非、辨事理、重责任、懂担当)的培养,关注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实践)的提升和科研品质(科研自觉、科研自信、科研能力)的升华,关注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发展,努力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将学校建成一个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文化型校园。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四个‘一’进程”:打造一个精品课程基地,建设一支优秀师资团队,推进一场课堂变革实践,实现一项教育转型工程。努力从实践层面实现学校的办学追求,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体现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
  2.生态丝绸文化项目的构想
  学校以“生态教育”作为文化特色,强调人的自然生长状态,健康成长过程;以生活教育思想为引领,坚持学生“做中学”的学习路径;以地域丝绸文化为背景,期望学生感悟“勤实朴拙”“坚毅执着”“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绸都精神。
  作为江苏省的一项基础教育创新之举,课程基地是一个“以创设新型教学环境为载体,以改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活动、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与学的新平台”[1]。
  课程基地项目的建设思路与学校的“生态教育”特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联系紧密,着重关注的都是学生的自然成长、和谐发展。为此,学校几经研讨,决定创建“生态絲绸文化”课程基地。“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将“生态——和融”(融、砺、实、新)作为核心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行为,充满生趣、生命活力的学习过程[2]。“融”是“丝路精神”的体现,兼容并包;“砺”的立足点是“生活”大课堂;“实”即务本求实之道;“新”即“守持创新,生态蝶变”,立足传统,寻求创新。该文化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追求和生态教育理念。
  3.生态丝绸文化项目的提出
  2015年11月,学校依托地域丝绸文化背景,在“生态教育”特色文化基础上创建了“生态丝绸文化”项目,被评为苏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于2018年5月正式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建设项目。在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强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在学校“生态教育”特色文化的背景下,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将相关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其中,拓展了基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二、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创建的思路
  1.打造一个文化园,营造课程环境氛围
  学校围绕“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建设,在致远桥南打造“盛湖丝韵文化园”,构筑课程文化景观,致力于营造课程环境氛围,利用内蕴丝绸元素的课程景观和由“苏南地质沉降分层标”生发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凸显“生态丝绸文化”课程的“融、砺、实、新”核心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精致美观、主题明确的课程资源。
  校园的红梨广场上,“破茧”雕塑将“柔美坚韧”的丝绸和“破茧成蝶”的求知精神有机融合,与盛德亭、厚泽廊、思源碑、致远桥、积园、砺园和融园等诸多文化景观相互映衬,共同展现江南水乡的绸都韵味,同时也呼应了“盛湖丝韵文化园”,进一步强化了“生态丝绸文化”课程环境建设。
  2.依托两个实践基地,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课程的实施需要场所,学生的活动需要空间,为此学校开发了丝意桑蚕校内实践基地和丝源桑蚕校外实践基地。2016年3月,学校在校园东南方种植了大片桑树,营建了丝意桑蚕校内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结合概念主题场馆(桑梓园、蚕花居、丝贤坊、锦绣馆),种桑养蚕,让学生体验江南的蚕桑文化。同时,学校利用盛泽地区的地域优势,寻求相关社会资源支持,与盛泽东纺城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拓丝源桑蚕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缫丝织锦文化研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盛泽的丝绸行业。   学校通过活动体验、参观考察、亲身实践、专家访谈等活动使学生感悟盛泽丝绸行业的发展历程,了解务实精神、创新意识对绸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渲染盛中学子的乡土情怀,也使学生了解近代纺织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当地政府为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进行潜移默化的责任教育。
  3.梳理三个课程群,完善课程体系架构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推进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在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建设为主线,梳理并完善了三大“生态丝绸文化”课程群:丝绸科技课程群、丝绸实践课程群、丝绸人文课程群。
  丝绸科技课程群、丝绸人文课程群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整合,以化学、物理、生物、数学、地理、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为基,融入“生态丝绸文化”理念,形成系列校本教材,构成“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体系的“两翼”。丝绸实践课程群注重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依托丝意桑蚕校内实践基地和四馆开展的“桑-蚕-茧-丝-锦”为主线的线性系列活动,着眼丝绸行业兴衰的“盛泽人看丝绸”文化寻踪活动,立足校外实践基地和地区丝绸文化节的绸都文化传承体验活动,构成了“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体系活动的“主体”。
  “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建构思路使原本纷乱、交叉的课程群状况得到了改善,学校在原有校本课程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新编、规划,制定了“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实施方案,用多种方式展示、交流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使丝绸文化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
  4.建设四个基础场馆,开展课程主题活动
  “桑梓园”“蚕花居”“丝贤坊”“锦绣馆”是“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空间,是学校重点打造的课程硬件资源。四馆各有特点、指向明确,构成了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
  桑梓园是学生开展桑文化研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研习了解桑树的品种、分布,桑树的根、干、叶、果的功效,以及种植桑树的知识要点;也可以开展与桑树有关的实践活动:如桑葚酿酒活动、桑文化糕点制作、桑叶书签等文创产品设计等。
  蚕花居是开展养蚕结茧等相关活动的重要场馆。学生采桑养蚕,观察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了解蚕的一生,感受蚕农收获“蚕花”的喜悦,感悟沉心积淀、破茧成蝶的坚毅执着。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蚕茧进行缫丝、织锦的实践体验,实现教学做合一。
  丝贤坊是丝绸行业楷模的陈列室。学生漫步其中,感受盛泽丝绸行业的发展史,浏览中外绸业的英雄谱,见贤思齐、勉励自己,奋发进取、谋求进步。
  锦绣馆是区域代表性丝绸产品的陈列馆。丝绸行业发展过程中,盛泽已经成为丝绸行业的信誉保证,很多丝绸品牌如宋锦等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生通过实物研究能更进一步了解纺织工艺和丝绸产品的相关知识。
  三、“生态丝绸文化”基地建设的实施路径
  1.明确基地组织架构,推进课程建设进程
  学校逐步优化课程基地建设组织架构,完善基地建设管理组织网络,下设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小组、专家团队,由校长负责、各科室协作,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指导团,努力做到管理顺畅、措施到位、建设有序、形成合力,确保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
  学校有意识地将课程基地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将生态丝绸文化和学校办学理念融合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要求各科室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课程基地的建设需求。学校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创建活动有计划地开展。
  2.强化生活教育理论,培育优秀师资团队
  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空间,自然、本真、开放、多元的成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生活即教育”,对学校课程基地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体现了“跨学科”“学科内”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注重师资团队的建设,重视多学科教师的合作,重视校本课程骨干师资的培养,重视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学科均衡,致力于培养一支有变革意识、变革热情、变革策略的师资团队,为课程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
  学校以学科教师群体为基础,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聘请校内教科研专家,组建了“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校本课程实施小组。学校通过外聘专家开设讲座、校内开展教科研讨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积极争取承办区际、校际的课题研究推进会,努力使课程基地建设团队逐渐明晰课程核心理念。
  3.推动场馆硬件建设,创设课程平台资源
  课程基地建设前期,学校依托图书馆、专业教室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存在较大的空间局限性。為进一步推动课程基地建设,完善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体系,积极优化课程基地场馆建设,营造“盛湖丝韵文化园”,学校建设了“桑蚕丝锦”四馆。
  学校致力课程平台资源的创设,在校园里加强丝意桑蚕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园外争取丝源桑蚕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持。以“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为基础,课程基地系列活动为抓手,强化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研究,促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融合。融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内涵。
  4.加强科室横向联动,优化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加强科室之间的联动,各科室各司其职,有序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保障“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教科室强化理论培训,引导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课程基地主题活动为推手,研究学生探究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努力以校本科研为手段促进探究活动品质提升,以探究活动为途径促使课题研究走向常态化、有效化。教务处组织修订、编纂相关校本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展开课程研习,制定评价方案。《丝路记忆·人物春秋》《地面沉降与绸都生态》《丝语咏叹·诗词文赋》《衣被天下·丝韵盛泽》成了首批重新修订的“生态丝绸文化”校本教材。德育处依据丝绸实践课程构想,规划相关课程实践活动:“桑-蚕-茧-丝-锦”线性系列活动(逐年推进,每年推出探究活动备选菜单,以学校推荐及学生提议相结合,展开相关文化研习活动),“盛泽人看丝绸”文化寻踪活动(从老盛泽人到新盛泽人、从丝绸工匠到丝绸名人、从公众到企业家等视角剖析盛泽人眼中的丝绸行业兴衰发展史,鼓励学生学习盛泽丝绸人坚毅、果敢、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绸都文化传承体验活动。校办、总务处勠力同心,着眼细节,保障课程基地的硬件软件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经过三年多的“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体系逐步完善,生态丝绸文化氛围已渐浓郁,基地系列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课程基地的建设呈现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同步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通过课程实施,我们充实了校园特色文化,明确了生态教育“活力”“融合”“生长”“可持续”的特性;激活了教师变革热情,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加入“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实施过程;提升了学生学习品质,参与研习活动的同学表现出愿意探究、主动探究、能够探究的态势;促成了师生共同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但是,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创建经验不足,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如何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何保障基地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如何提升课程实践活动的品质等。为此我们应深化研究,对课程实践活动的系列架构进行修正和完善,进一步推进“生态丝绸文化”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方清.关于开创高中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采访记(上)[J].考试(综合版), 2011(4):4-7.
  [2]陆勇.地域文化背景下生态成长型校园建设研究[J].生活教育,2018(9):47-48.
  [3]高春江.教师如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6):13.
  责任编辑:赵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2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