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根本,让初中语文课堂高质高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较为基础性的学科,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综合素养,在初中的教学体系构成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及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大力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学生为根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优化自身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能。就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以及各科教师的积极努力,初中整体教学质量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科目,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值得我们欣慰,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诟病,影响了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技能,需要教师再接再厉,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法,提升课堂的效能。
一、重视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课堂导入环节生动、有趣,则可以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走进课堂的语文知识学习,有效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能。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高效的导入。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并对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二者的联系,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形象、动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章的背景,让声情并茂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最后,利用PPT课件展示本节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课件的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导入的效能,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强化课堂实施,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知识
课堂的实施环节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环节之一,知识的讲授、技能的传输、思想的熏陶等都将在这个环节得到落实,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课堂的教学实施,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去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社戏》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问题)教学法实施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和作者资料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社戏》这篇文章的具体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着这个线索讲述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中哪些是详细描写?哪些故事是粗略描写?作者在叙述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通过双喜的言行,试分析一下双喜的性格?等等,让学生细细体会这些问题的设计目的,并带着这些贴合教学内容的问题走进对《社戏》文章的学习之中。再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有效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和学习的欲望,让课堂教学在讨论中达到高潮。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探讨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不解进行集中解决,全面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
三、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带着问题评价课堂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总结性环节,科学合理、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在课堂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带着问题评价课堂。
例如,同样以《社戏》为例,当讲授完这节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评说一下自身在学习中的情况。如学生A称,其能较为全面地理解《社戏》这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表达的作者思想情感,但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其次,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学生B评价学生A称,其在课堂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的比较到位,但对细节的剖析明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而且该学生在课堂纪律性很不好,需要改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叙述和评价作总结性的发言。对学生A能基本掌握《社戏》文章的内容、主旨表示认可和赞赏,对其遇到的问题给予正面的回应,帮助其有效地解决,同时提醒该学生一定要在课堂注意纪律,不能影响到别人的学习。通過这样多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较为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扬长避短”,促进了教学效能的提升。
总而言之,对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步伐没有终点,只有连续的起点,教师要积极强化自身在教学中的责任意识,不断从细节入手,改进自身课堂的教法运用,全面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流程,在导入激趣、在教学中设疑、在评价中多元化,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快乐成长创造优良的课堂环境,并以此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谢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72.
[2]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8):169-171.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