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一线教师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既有現实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如何开展好德育就更为重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影响学生智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的建设;形成共识,重视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学校;重要性
  所谓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段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体现了有关德育的内容,教育者要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首先提升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学校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梳理“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并将现今的德育工作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有效地提升师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加强德育管理活动的目标性管理。制订德育工作的目标,并确保目标管理切实有效,强化德育工作的行为实施。
  要为学生创立一个励志教育的环境,在学校推动德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的励志教育方针政策,由教师带领各班级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学校德育优化着小环境,也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个大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基地,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并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学校德育工作搞好了,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将会在各个行业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地方德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结合挫折教育,提高励志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励志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认识挫折,了解挫折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品质与勇气。让学生在面对一次挫折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要鼓起勇气面对挫折,用坚韧的性格、顽强的斗志去战胜挫折。让学生在每次战胜挫折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从容面对挑战,不怕挑战,最终达到真正将挫折转化成每一次自己的进步,不断进行良性循环。
  二、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表率,更是学生在道德思想上的引路人,首先要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方面,尤其是自身的言行的一致性。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接触教育的直接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一方面,作为教师思想品德素质也是要注重的,从一定定义上讲,作为教师为人师表,任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不足,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教育的负效应。小学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关键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小学学生懵懂无知,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这段时间也是尤为重要的期间,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时期,教师更应注意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尤其重要。
  其次,教师的人格影响相当重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陶冶,身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这会自然而然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教育技巧,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教育功底,还要在品格方面,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与优秀的心理品质。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成为学生的楷模,不仅要为人师表,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下去。
  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教育,从德育方面的角度我们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对策,采取不同的途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沟通。首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然后综合起来,之后根据对学生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寻找问题的根源,制订方针对策,对学生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随着时间的流逝,促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其次,教师在“因材施教”过程中,要具有信心、耐心和诚心,要给予他们发现正确认识的时间,并且鼓励他们通过参加活动和与其他同学交流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此期间,教师的形象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以什么样的形式方法来引导学生,这要因人而异。通过教育让学校自行发现并改变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说教多,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少,问题不大就忽视了,这样的德育最终难以取得成效,德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徐爱娥.农村德育管理目标分类及其实施措施[J].宁波师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3-109.
  [2]王俊.励志教育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
  [3]莫振英.语文数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尝试[J].广西教育,2013.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