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于教学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创新
叶澜教授说:“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各项学校活动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只负责照本宣科,将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采用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学生毫无兴趣可言,也不能灵活使用这些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其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实践活动、教育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相关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做法。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坚持“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授知识和技能,只要将知识全盘输送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完全不顾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接受,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只是死记硬背,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普遍不好。“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各项学校活动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在语文课堂上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不能将语文课程简单地看作一门枯燥性的课程,而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渗透思想价值观念
“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是学校教育特殊性的体现,是师生在学校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师生学校生活的基础性构成。”在学校,学生和教师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没有教师的教,学生无法获得知识;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也就没有意义。教和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交流的一种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教学,没有关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语文课堂也只是一言堂,没有生机活力,没有创新实践。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构建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利用节假日到社会中组织活动,植树节可以举办植树活动,向学生传达保护环境、健康生态的生活理念;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清扫校园,打扫街道的活动,使学生明白美好的生活是通过许多人不断地努力劳动而创造的,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国庆节可以观看升旗仪式,也可以通过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总之,学校是一个充满生命、生机勃勃的场所,在那里,不只是要传授知识、学习知识,而是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使他们都能确立自己的思想意识,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他们的各种需求也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指导者,成长过程中的指引者,必须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合格的综合性人才。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活動,教学研究是教师学习、交流、提升的集体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各有优势,也有不足,通过集体参与教学研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此外,在教学研究中,广大教师可以汲取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紧跟社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一个教学研究型、创新型教师。比如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电子白板等,都是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只顾着传授知识,将学生看作冷冰冰的学习机器,而应该改变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以学生为根本,注重与现实生活加强联系,创新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的思想、方法、技术,提升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M].三联书店,1999.
[2]叶澜.试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3(6).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