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6年,我国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了工匠精神,要求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以构建令世界尊敬的中国制造。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融入教育过程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科学融入工匠精神,增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大学语文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可以使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技术和技艺。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入工匠精神,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其自觉约束和控制个人行为,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工匠精神的内涵
从本质上来讲,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可以充分体现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品质的信念,也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具体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执著地坚持和追求精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艺技术,力图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二是重视细节。更加精细化地处理细节,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三是严谨的态度。拥有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严格检测和控制每一个部件的质量。四是专业和敬业。为了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能够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个细节,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工艺流程。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我国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除了要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之外,还需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技工队伍。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借鉴德国、日本等成功经验完善了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创新人力资源模式,增强职业人的工匠精神,特别是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越来越小,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以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促使中国转型升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
从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企业来看,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方可获得持续发展。正因为工匠精神的存在,德国企业才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日本企业才可以成功创造世界品牌。目前,我国企业重视短期利益,忽略产品质量,缺乏工匠精神,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个人工匠精神,方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具备较高技能水平、良好职业精神的学生方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高职院校如果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附加值,对学生日后就业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4.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趋势
促进学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其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除了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之外,还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较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因而,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进行强化之外,还需要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凸显出来,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教育职能。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水平外,还应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深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科学设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从人文性角度来讲,大学语文与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契合。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总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既符合国家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创新课程教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是比较陈旧落后的语文教材,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职业发展需求,将专业特色及技能特色体现出来,使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例如某高職院校结合旅游专业实际情况,研发了《应用文写作》教材,重点分析了代言词、代言活动等撰写技巧,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熟悉旅游景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
2.依据职业精神,挖掘课文中的工匠精神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特点、职业精神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用心钻研的态度以及精雕细琢的能力。如某高职院校结合职场类型深度开展了一系列征文、辩论赛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工匠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主动地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
3.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并结合语文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除将基本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专业特点以及岗位需求等,合理设计活动项目,通过情境模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合教学流程,渗透职业精神
首先要创新教学策略。如通过小组合作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辩论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案例法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精益求精的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段分析、作文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主要作业类型,在语段分析作业中,教师需要将语段主旨、人文情怀分析作为设计的重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要引导学生多读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向学生推荐一些包含工匠精神的书籍,鼓励学生写读后感等。
5.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应积极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工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学生营造逼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实践训练,逐步将个人的职业精神树立起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知名企业的文化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深入渗透工匠精神。如可以将工匠精神活动月开展起来,邀请一些企业技能高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就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家来校举办工匠精神讲座等,引导学生从企业家的奋斗经历中感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进而有效培养自身工匠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工匠精神是我国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特点,将工匠精神培养融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融入工匠精神,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可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