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工匠精神是我国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人才的职业技能,专业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其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因此,本文将分析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前言:
  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从而培养出能够承担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任务的人才。“工匠精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具有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极致的精神[1]。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特点,将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教授给学生,从而实现当代高职教育的责任。
  一、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与作用
  1.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实现产教融合,对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符。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需要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等一线工作中,具有现代大国工匠所具备的高素质、多规格、个性化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2]。将工匠精神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精准、创新、专注、专业等方面的培养,实现精益求精核心精神的培养,为我国的制造强国发展提供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基于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作用
  2.1促进学生职业态度端正
  职业态度,其主要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中的态度,或者是个人在职业选择中体现的价值取向。端正的职业态度能够提高个人职业发展生涯的广度与高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对职业选择的认知,促进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3]。
  2.2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
  专业技能,其主要是指学生具有专业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其中包含了教育背景、个人经历、所得业绩、培训情况等,为企业评价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本公司岗位的重要依据。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学生在未来胜任岗位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专业教学,应当追求匠人精神,推动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实习实训,都能够摆正学习态度、勇于实践,促进职业技能的提升。
  2.3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
  职业竞争力,其主要指的是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具有的职业优势,其中包含了专业知识、技能、核心能力以及态度。通常情况下,越强的职业竞争力则代表越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学生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准,学校应以匠人精神为基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可以依据学生自身的不足之处,提升专业素养及核心能力,为后续的职业竞争奠定良好的职业优势。
  二、基于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还应当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可以围绕着工匠精神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图片展览等,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下可以受到熏陶,从而促进正确职业态度的形成,提升职业技能。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工匠精神”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所了解,指导学生成立智能材料协会、机器人协会等,鼓励更多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学生加入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文化。
  2.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依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及方向,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技能技术轻视思想培养的弊端。明确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任务及目标,其根本任务为着重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驻扎在一线的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则是培养出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对于相关知识技能可以熟练掌握,具备全面职业技能的学生。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高职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样也是灵魂的塑造者。目前的高职教学大环境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师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更是需要高职院校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较高工匠精神的师资团队。因此,应当构建完善的企业锻炼制度,让高职教师在企业中进入与其自身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至少一年的培训,在一线实践中了解企业目前需要的职业技能及精神,从而将企业的工匠精神带入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4]。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以及現代学徒制,将企业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学校,安排与其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而通过企业与专业教师的共同教导让学生自觉培养出工匠精神。
  4.课堂设计为主
  4.1设计导向性教学目标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学校育人原则、社会人才需求等认真揣摩,并设计具有导向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为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
  4.2设计针对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据最新行业企业标准及规范等,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贴近岗位的实际工作,实际专业知识、技能、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学生多进行合作互动,培养出具有诚信务实、敬业奉献的高素养人才。
  4.3灵活的教学模式
  可以依据专业课程特点、教学要求对现有的企业人才需求、社会人力流动等进行综合性考虑,使用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应当兼顾专业特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虚拟仿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贯穿融入工匠精神。
  5.创新活动,协同育人
  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需要具有时效性,其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其一,创新职业技能教育的载体,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模拟职场,进行讲座培训,其中包含了就业经验、就业讲座、职业培训等,综合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其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大思政”的理念,通过对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学生工作、院校系部门等方面的构建,与家长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协同教育体系,将职业技能培养及工匠精神贯穿到全教育过程中。并且,与企业合作,理论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习相结合,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职业现状等,参与到企业的科研创造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校企合作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总结:
  总之,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应当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设计课堂教学、创新活动协同育人这几方面出发,从而有效实现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的学生职业技能教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容,程磊,许琼方,等.基于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工匠精神培育及实施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65-65.
  [2]付锐,余建海.工匠精神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职教通讯,2017(14):7-9.
  作者简介:刘志通(1988-),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学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课程研究;
  闵凤(198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学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