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农科类学生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才培养是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加强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农科类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本文阐明了产学研合作与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为产学研合作视角下的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参考,以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科类专业学生;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106-03
  一、前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来说,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外农业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提出了“合作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注重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1];德国实行“双元制”的教学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达到在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目标[2];英国、韩国则推崇“三明治”式的教育模式,第一年在校内学习农业基础知识,第二年去企业或农场实习,第三年返校进行以创业计划为主的教育[3,4]。我国则仍停留在浅层次、单方面和短期的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农科类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转型期,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向专业合作社发展。如何应对形势、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社)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强化高校、地方和企业(合作社)合作,探索出一条稳定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高等教育培养新模式,对于全面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明了现有高等农业院校中产学研合作与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途径,以期为产学研合作视角下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产学研合作与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关系
  (一)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指明了方向
  产学研合作是把科研、教育、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不同社会分工进行协同与集成的一种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当前产学研合作主要有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对接合作,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等等多种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也是高校将自身密集的科技、教育与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明智选择,特别是对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加强学与用的联系。因此,作为高校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来说,“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方向。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拓宽了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了学校、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注重学校课堂传授的理论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该教育模式强调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注重学与用的密切联系,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生产企业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的。当下农业高等院校对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完成学校就业率指标的需要,人才培养往往偏重以实用为主的职业规划教育,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知识要求与社会的竞争力需要,出现了“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局面。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方面,为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拓宽了思路。
  (三)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试金石
  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主要以应用学科为主,着重讲究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提倡夯实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到生产中去,从实践中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而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就是以科研教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挥各自资源与功能的优势。农科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也就成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试金石。
  三、当前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基础教育层次
  1.学习目标不明确。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扩招,大学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培养质量逐渐缩水,校园里的学习氛围也是每况愈下,特别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受到了冲击,导致学生进校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特别是从高中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进入了寬松的大学环境里,学生没有了学习压力,上课睡觉,下课无所事事,考前1—2周突击,很容易迷失自我。逐渐地在大学四年里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不知读大学为了什么,将来干什么。时下偏冷门的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的厌学心态更为严重。
  2.学农、爱农氛围不够。自古以来,农业本是很艰苦的行业,从事农业工作的社会地位与名声并不被人看好。学生学农并不是源于自身兴趣,往往与专业学费便宜、家庭贫困、考分不够被调剂等因素有关,且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后大多有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想方设法逃离农业,更谈不上热爱农业。因此,易出现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强、理论课学习不认真、课堂上长期心不在焉的局面,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班风、学风较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薄弱。
  3.实践技能操作不强。农科类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没有过硬的实践技能,顶多是“纸上谈兵”。历来农学家都非常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学农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实践实习存在着“怕苦怕累,拈轻怕重”的现象,纯靠死记硬背,考试可能会拿高分,但实践技能操作不重视、不认真,全靠糊弄过关。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中对课外实践方面不够重视,实践基地基本上也是名存实亡的摆设,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影响了专业基础知识的牢固性。   (二)研究生培养层次
  1.学农、爱农的科研意识薄弱,科研素养缺乏。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尽管经历了本科专业的系统学习,但真正能从本科阶段一路走来进入本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较少,有些学生不是转专业,就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没有专业背景,且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大都有一些消极心理波动,进入研究生学习只是想逃避当前低迷的就业形势,对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所具备的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基本素养还有待提高。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就业的过渡与跳板,知晓农业、热爱农业与服务农业的意识相对淡薄,难以形成吃苦耐劳的素养。因此,在三年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涯中,特别是在基地蹲点完成毕业论文试验过程中,对待试验的态度存在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的现象,试验测定也是人云亦云、循规蹈矩。同时,在基地消极、负面的思想情绪也给本科实习生帶来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本科生科研素养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影响了优质研究生生源的供应。
  2.重视理论文章,轻视生产实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研究生培养逐步从精英化阶段走向了大众化,研究生总量每年也在逐渐扩大,不再是传统的“一对一”式的精心指导培养。同时,受国外研究评价模式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评价体制更多注重的是论文、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和ESI排名指数等指标[5],而不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于传统的农业应用学科来说,也免不了利用这些指标争取国家和地方更多的经费投入。那么,在研究生培养中势必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科研论文的产出,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资源优势,发挥青年人的潜力,制造出更多数量的SCI论文。给学生的课题也基本是容易发高质量文章的“基础科学类”课题,不再积极地让研究生到基层农村去蹲点锻炼,在田间地头去追踪生产问题,解决实际难题。久而久之,研究生也逐渐失去了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途径
  当前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尽管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但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与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关系,做到强化学生农业情怀通识教育,做好学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以及用好实践与科研基地平台,构建本科生与研究生“一条龙”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等路径是可以有所缓解的。
  (一)强化教与学的农业情怀思想教育
  高等教育开办这么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转变,农科类专业也经历了从热门到冷门的蜕变。时下,学农、事农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农业生产被人忽视、看不起。但在国家对农业发展惠民系列政策的出台下,对于从事农业教学、科研与推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忘初心,以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农业心境。同时,通过讲解身边农业领域人才奋斗历程的故事,形成榜样的力量;述说现代农业取得的成就,以增强学生学农的信心;通过对农业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农业情怀思想教育,增强农科类学生的热爱农业、立志农业和服务农业的意识。
  (二)调整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优化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安排
  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产学研合作的大背景下,对于农科类专业学生来说,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6,7]。因此,高校在人才教学培养方案中应有所调整,以专业理论学习为基础,以重点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如理论学习时数比例调整为60%,课外教学实习与基地实践占到了40%,并加强校内外基地实践学习的监督与考核,强化过程管理,让空洞乏味的理论能在生产实践中展示魅力,以此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为三农服务的过硬本领。
  (三)用好实践与科研基地平台,构建本科生与研究生“一条龙”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良好的实践与科研基地是农科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基础,利用好这个平台,可以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让本科生在1—3年级到基地进行1—2个星期的教学实习与实践,在3—4年级进行4个月的长期毕业实习,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模式进行教师及实习生的人员不同搭配、选派及管理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自愿及双向选择的良好氛围。同时,本科生在毕业实习期内,通过研究生作为“二传手”一对一地指导本科生的模式,以老带新,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交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为高校研究生招录提供优质的生源基础。此外,研究生在基地进行科研试验过程中,通过强化学生的监督与考核、规范管理,以及指导乡土农业技术人员的模式,加强研究生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通过这个平台,提高本科生的实践技能,增强研究生的农业科研素养,促进农科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玉敏.国外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分析[J].中国培训,2008,(10):54-55.
  [2]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3]强百发.韩国农业高等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7,(7):53-55.
  [4]戚白雪.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4(4):9-10.
  [5]林岚涛.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7,(2):1-15,32.
  [6]武军艳,方彦,孙万仓.农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湖北科技学报,2014,(34):91-92.
  [7]赵洪亮,李建东,刘江,王术,郭伟.作物生产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7,(4):56-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