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要从理论方面育人,还应当从实践出发,做到实践育人。文章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究,首先阐述了实践育人的含义,其次分析了目前高校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037-02
一、引言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是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要求。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对此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育人,指的是应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目的。高校应当实现从理论育人到实践育人的转变,要以教材为依托,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以体验为纲,侧重情感的领悟,将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良好地结合起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育人指的是在高等教学规律、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及知行观念的引导下,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及信仰,积极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一种育人活动[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育人,并非忽视理论教育,片面地强调实践教育,也不是淡化学校教育,单纯地注重社会教育,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内外的教学活动向统一的教学转变。打造“三全育人”的新模式,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期要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始终。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形式化与功利化。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存在着形式化与功利化的倾向。对于思想政治课程,高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即比较重视课堂上理论课程的讲授,片面地认为,实践课程仅仅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或是延伸,这样忽略了实践对育人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导致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另外,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其培养的目标过分指标化,设置的门槛不合理,具体执行过程简化,往往是借助于一些零散的教学实践或者是社会实践,应付上级的检查。这样的实践活动是不能够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2.统筹联动不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与教育环节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部门互动、环节互助的系统联动格局。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与社会之间联动不足。政府以及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支持,有关部门也没有明确社会、企业应当向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的资源与义务。(2)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的党委宣传部、团支部以及教务处等都应当与实践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但是实际上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3)课堂内外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内容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3.评价机制不科学。高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量化细则不具体是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师考核评价方面,对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效果、课时费等,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固定的发放时间,因此部分教师对工作产生了消极心理。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采用的是统一的实践路径、单独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大学生积极性与创新性的发挥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不少大学生对此存在应付心理。
四、新时期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更新观念,加深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理解。首先,应当加深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实践育人与理论教学是同等重要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次,多侧面地了解实践育人。通常情况下,教师一般将实践育人工作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寒暑假实践中,但是除此之外,学校内部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互动、文艺汇演以及志愿者服务等都可以成为实践育人的载体。教师与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实践育人。在实践育人的内容方面,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应当融入爱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以有效地促进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2.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统筹联动体系。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当积极地构建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统筹联动体系,为实践育人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保证实践育人的效果[3]。首先,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的需求,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原则,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其次,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校、院、班三层管理体系,协调互助。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团组织力量,发挥其在大学生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其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管理者的重要作用,积极地进行宣传,打好群众基础。总而言之,高校应当积极地建立实践育人统筹联动体系,整合校内的各个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合力,促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1)完善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考评机制。教育部门既是高校的管理主体也是高校的领导者,应当为高校的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育人的发展。既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进行考核,也要对其进行激励与鼓励,充分激发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实践工作的积极性。(2)完善对二级院校的考评机制。高校应当根据各个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采取定期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考核优秀的院系予以奖励,例如,提供研究经费、提供项目支撑等。这样就可以逐渐地形成各个院系之间实践育人争先创优的局面。(3)完善对院系师生的考评激励机制。师生是高校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践育人工作的主体。因此高校应当将学校整体作为考核的标准,然后据此制定出与本校发展相符合的考核机制。要让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提升两者之间参与的热情,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高效。
五、结论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长远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更加需要社會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关注。高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与教师的思想引导,抓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实践育人的主要阵地,积极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教育,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德勤,侯保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2).
[2]张桂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2).
[3]范灵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