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堂大多仍采用“教师中心”或交际法的授课模式,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积极性不高、语法知识不扎实导致口头和笔头错误频繁、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对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分析了可操作性步骤,并探讨其可行性。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语法》;反思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142-02
一、《英语语法》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过讲授,教师需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目前《英语语法》课堂的老师仍持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法,即教师单向传输语法知识。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言语参与,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不好语法,同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完全摒弃讲授法,采用交际法,即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使用中学习语法。教师减少甚至取消语法讲解和练习,而过度强调“交际能力”,会导致学生语言知识薄弱,口头和笔头表达频繁出现错误。为应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理念,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期望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新思路。
二、理论背景
1.反思性学习。反思,即反复思考、反身思考以及返回去思考对已发生事件或行为的思考。著名教育家杜威最早明确提出了反思概念,即“反思思维”。他认为,“反思思维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地、严肃地和持续不断地深思”。“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或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省思维”。根据杜威所提出的反思概念可知:反思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持久的行为活动,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行为活动,也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用一种批判的精神,主动、积极、持续不断地观察、回顾、分析自身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及结果,以获得启发,进而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
2.对分(PDA)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力缺乏等问题,复旦大学张学新提出了对分(PDA)课堂教学新模式,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其核心理念是教师利用课堂的一半时间用于课程讲授,而另一半课堂时间则分配给学生,让他们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该教学模式的核心特点在于教师讲授过后,学生有一周的时间针对课上内容以及未讲解的部分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内化和吸收(assimilation)。教师则在第二次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准备地回到课堂参与讨论,提升了讨论质量,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模式下《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
在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理念的启发下,笔者将二者综合应用到《英语语法》课堂进行理论上的尝试,下面就详细地阐述该模式的操作流程及可行性分析:
(一)操作流程
1.课前准备。根据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对分课堂是主动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目标,制订学习规划”。除此之外,学生须充分了解反思性学习的含义、需反思的内容、可采取的反思策略和手段等。因此,在开始上课之前,学生对该门课有个清晰的了解会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该门课的教学活动。
2.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反思。针对每次课的语法知识,教师引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所讲的语法知识,即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简言之,学习语法知识的整体框架、重点和难点,解决学习的主要问题,为课后学习打下基础;了解学习语法知识可使用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课后学习。张学新认为(2016),“明白了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好处,了解了学习内容的整体图景,知道了自己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看到了学习过程的路标和指示,学习的感觉就会与过去迥然不同”。教师课堂讲授之后,学生须准备一个笔记本,撰写反思日记,将自己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感受等记录下来。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查漏补缺。
3.学生课后语法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的课后学习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根据每次课所讲的语法知识造句或者写一个小段落,尽可能地运用所讲过的相关语法知识,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其次,阅读针对该语法知识教师未涉及的内容,即教师留出来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并完成相关课后练习题。再次,针对该语法点总结出“亮考帮”。亮,即该语法点的亮点在什么地方,如最欣赏的内容;考,指整理出问题,考他人;帮,指请求他人帮助理解不会的内容。在对分课堂中,作业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关键环节,决定了讨论的质量。这个过程还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三点分别记录了自己的问题、困惑、感受等,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我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4.课堂语法知识讨论。课堂讨论分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小组讨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根据相关语法点进行造句或撰写小段落这个任务,学生回到课堂进行小组讨论,组内成员相互批改,取长补短。其次,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组内成员相互批改,查漏补缺。最后,针对“亮考帮”,教师根据不同内容组织不同形式的讨论。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或小组与小组间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让学生更加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已掌握的内容,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班交流主要表现在教师随机抽查和答疑解惑方面。教师随机抽取几个小组,让其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以及疑惑。首先,教师在课前批阅学生所写的句子或小段落,从用词、句子、语法等方面知晓学生对所学语法的掌握程度,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学生分享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分享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评讲。其次,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内任意同学就课后练习题以及“亮考帮”进行课堂展示,随后,教师就展示内容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
5.课堂语法知识总结和反思。讨论结束后,一方面,教师总结该语法知识的重难点,了解学生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知晓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生须准备一个纠错本,利用它反思错误。学生须记录下哪些知识点是容易犯错的,为何总是容易犯错,思考改进措施。除此之外,教师可组织小组内组员或组间成员互看“纠错本”。这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别人都错在什么地方,以便从中获得启发,避免犯同类错误;还可以使其发现别人的反思内容是否正确,并帮助他人改正。
(二)可行性分析
对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积极性低等问题,但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過程或结果缺乏反思,便无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反思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学生获得自主性能力的必经之路。而以对分模式(PAD)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各个步骤中交叉使用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法教学效果。首先,在教师讲授环节,采取的是撰写反思日记,学生记录下听课过程中的疑惑、感受等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再一次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其次,在学生内化和吸收阶段,学生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记录下所学内容的直观感受,不管是收获,还是困惑。再者,在讨论环节,通过生生、师生进行交互式讨论,属于互动式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优势,教师不需要大幅度地改动自己的教学模式,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该模式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等方面也没有特别要求,适用范围较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堂模式相结合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老师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课堂的互动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基于反思性学习和对分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促进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改革大有裨益,且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佑清.反思学习:涵义、功能与过程.教育学术月刊,2010,(05):5-9.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