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阵地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球化的经济、多元化的文化和信息化的网络,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多变、难以捕捉,这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思想教育,依托教材,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持续时间长、课时占比大、实用性和趣味性强的优势,有利于摆脱思政教育当下的窘困局面。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高校;思政;教育阵地;可行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28-02
一、前言
高校要与时俱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借助于《大学英语》(以下可简称为“大外”)使大外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英语》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并为此付出诸多努力,但达到的效果似乎已接近饱和。若单纯依赖于思政课堂以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难度较大,实质性成效也不明显。因此,思政教育需要增添新阵地。《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所有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所以,利用大外课堂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其可行性。
当前,许多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颇具代表性的有“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8+3”主题团日等。形形色色的思政活动,体现出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也表现出高校提高其思政水平的决心。有研究显示,大学生更愿意与外语教师进行沟通,因其更具亲和力,也更具国际视野。此外,大外教师年轻化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年轻的大外教师思想更开放、更活跃,也更了解学生,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更具针对性,更容易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所以大外教师能够向学生传达一些更新鲜、更时尚、更前沿的思想,这也更容易使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成效。
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仅仅开设半个学年,即一个学期,且课时量有限,这远远不能满足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因为思政是一种长效教育,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仅仅靠一个学期课时有限的思政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而作为高校必修课,《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长、课时量大,一般不少于两学年,即四个学期,陪伴大学生二分之一的校园生活。所以,大外课堂完全能够满足高校思政长效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大的大外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大外教师,更能熟练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同时也能更具技巧性地把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大外教学,使大外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一个重要的新阵地,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训练其语言应用技能、拓宽其国际视野、教会其辨识不同国度文化精髓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摒弃西方外来文化的糟粕,进而在大外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与思政相关的一些内容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新时代呼唤创新,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更要不断迎接新挑战。以往高校思政教育除了依托思政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辅导员付出大量的心血,配合开展思政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相关工作。这不仅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缺乏专业化的思政培训,因而欠缺必要的思政资质和教育能力。
大外课堂若能成为思政教育的一个新阵地,既可降低辅导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还能增加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将思政教育引入大外课堂,广大外语教师也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力军,既延伸了思政教育的舞台,又增添了思政教育的新鲜血液,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与实效都大有裨益。因为大外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新成员,必将为大学思政教育拓宽新渠道提供新思路。这种新颖的思政教育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探寻未知的心态,还可实现《大学英语》和思政教育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确保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完善思政教育的过程、拓宽思政教育的途径,从而夯实思政教育和大外教学的成效。
三、《大学英语》课堂成为思政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质和道德水平,而且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民主、法治、文明的新时代都有深远的影响。思政教育通常表现出很强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仅局限于其课堂教学的改进,而应不断探寻思政教育的新阵地。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时间长、大外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等有利因素,大外课堂更需要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以拓宽思政教育的思路、延伸思政教育的舞台,让思政教育绽放异彩。当前,大外课堂要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育的培训。无论从课时设置上,还是教师的性质上,《大学英语》都符合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为大外课堂延伸思政教育舞台、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把《大学英语》当成思政教育的阵地绝非易事:学生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大外教师更要具备基本的思政素质与能力,大外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思政教育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大外教师思政教育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思政的基础知识与教育能力。闲暇之余,大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思政教育的职业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政教育水平。
2.让《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外课程应尽可能考虑其思政教育意义,凸显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优势,并通过对富有思政内容的解析,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把握题材与人物相关的人文精神,逐步提高其思政水平。此外,也应把经济、政治内容设计到相关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养成关注政治格局、关心经济形势的好习惯,以提高其国家意识和忧患意识。教师则要深化教学改革,升华大外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大外课堂的育人效果。
3.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革《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外课堂要成为思政教育的阵地,光靠传统教学是很难实现的,其效果也不会理想。大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革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新媒体技术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而且丰富了大外的教学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加快了学生通过大外学习相关思政知识的步伐,深化了大外教学改革,提升了大外教学的意义。思政知识体现在大外教学的相关环节,还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思政的洗礼,进而逐渐提高其思政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4.以教师合理的教学思想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大外课堂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思政教育的阵地,但思政教育不可喧宾夺主,不能成为大外课堂的主体。而思政教育的时机必须以大外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所以,大外教师要以合理的教学思想,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思政水平。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可以、而且應当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利用大外课堂进行思政教育时,要讲究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大外教师的思政培训,提高其教育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大外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内涵,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环节,以确保教学效率。在体现思政教育的同时,既不能偏离大外教学,又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更重要的是,大外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始终要以大外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避免思政教育在大外课堂上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曹菲.探索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0):92-93.
[2]何芳,都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02):6-10.
[3]黄小兰.高校校园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郝建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初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04):63-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