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道”与“入世”理念探讨交叉复合仿生专业设立的社会适求基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为根本。本文从中国传统的“闻道”与教育本质性论述着手,从历史与现实角度阐述教育的本质与使命。从教育的全球化视角,阐明新工科是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所需。全文以“入世”实践为主线基础,阐释交叉复合仿生专业的市场需求、求学现实以及目的性,论述交叉复合仿生专业出现与设立的必然性与社会适求基础,以鲜明的主张归结核心观点,即新工科交叉复合型仿生教育的发展源于实践适用与社会需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使命;新工科;交叉复合仿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218-03
一、谈古论“道”言大学教育使命
(一)“闻道”与教育本质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1]。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莫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所需。正如《礼记·中庸》开始的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
什么是“道”?“道”,就是规律。对高等教育而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是基础。“解惑”,是关键;在“授业”、“解惑”的基础上,进一步“传道”,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人”化物的能力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延续靠文化的传承,其主要形式是教育,通过“育人为本”的文化活动使培养对象的精神水平、能力水平获得提升,从而改变人自身与所处的环境,这才是教育的实质。而作为传承与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自我发展之路[3]。
(二)大学教育使命
时至今日,作为教育顶级机构,大学已成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之一,其社会功能历来受人关注。那么,大学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如何正解大学的根本使命?与19世纪不同,由于所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差异,21世纪的大学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功能特征。
百余年来,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始终与社会、国家及时代精神需求紧密缠绕,古代的“大学”与现代的“大学”形式上大不相同,内容也迥异,然而,最重要的本质是相通的,都是做大学问,以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当今,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认的现代大学三大核心使命,但这三大使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补充完善。
二、新工科理念出现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当一个新概念出现时,人们通常会问一个问题:它是什么?新工科也不例外。传统上,通常将自然科学(含数学)的基础学科称为“理科”。而通常将工程技术学科称为“工科”,“工科”就是创造满足人的生存发展所需的“创造物”,一个必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能够“造物”。
新工科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概念。该系统中各要素(专业)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尤其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框架下,现代工程问题不再是一个单一学科的问题,其解决方案必然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和多方位的交叉融合,为此,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制造与互联网等新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商业制造模式、社会治理结构等变革所需的学科知识、技术与原始创新作用日益突出[4]。但与其实际所需及目的相背离的情况却是,传承了多年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模式,与新形势下对实践性强的工科人才的需求极不适应,工程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暴露了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存在脱节的现状[5]。基于这样的认知,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必须在新工科教育中充分体现和实践[6]。
三、新工科交叉型仿生人才教育源自“入世”所需
21世纪是生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今,仿生工程领域新技术和新产业创新式发展模式已牵动了世界科技巨擘的神经,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何确定仿生服务的产业领域,确立仿生新工科专业内涵,明确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确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在高校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创新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初始设立仿生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技、社会、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就成为必要性的检视过程。新工科交叉复合型仿生专业的创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正经历着变革浪潮的洗礼。
(一)实践是“入世”基础
“出世”和“入世”原本指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一般来说,“出世”,追求的是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目的在于追求自身的解脱。而“入世”则是通过世俗的生活体验,探求认清事物的本质,明晰道理而践行。“积极入世”是中国传统儒学所倡导的实践精神。面对当今快速发展与革新的世界,教育机构作为执圣之权者,如依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势必造成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當代新工科交叉型仿生人才教育的建立,更应从实际所需通过积极社会实践,观察、思考问题,并用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习经验提升技能的有效方式,更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只有走出高等教育系统,才能更充分地了解到真实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加客观实际,才更能知道自我发展的方向与求知所在,即“入世”而践行。而对高等教育办学过程而言,从实践获得反馈的知识点缺失与不足才更有益于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进而从学科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整合不同的利益诉求,让仿生人才教育的输出不至于陷入知识技能与应用不符的尴尬困境。
(二)市场需求性是必要前提
市场决定需求,需求决定类型。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各不同阶段需求所决定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国家及企业对人才的意识日渐增强,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工程、国防军事等与仿生工程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均需要强大的高技术人才支撑,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以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仿生产业发展的急需。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面向市场化应用的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与技能培养机制并不匹配,需求紧迫与滞后培养成为当下仿生人才供需的矛盾性问题。 学校与企业都承担有育人的责任。各层各类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应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和教育机构的资源条件来确定,把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教学机构的办学目标,接受市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检验。脱离需求的“教育”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需求就是教育的原点,不同层次和内容的专业教育要针对不同范围的市场需求,而不是人为的产物,更不是教育服务供给者主观想象或推测的结果[7]。
(三)择业的现实需求构成新工科教育出现的必要条件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需要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型人才。目前,由于仿生专业传统单一的教学科研型观念定位,造成仿生学科的目标发展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产生严重的不适应,造成了一种矛盾的社会现象出现:一方面很多从事仿生研究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与仿生相关的实用型用人单位招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产生这种矛盾性结果出现的一个缘由,就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知识结构的设计与传递的质量与有效性上,但却常常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求学者的现实需求与目的性。这就要求学科设计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单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要打破原本的过窄过细专业培养方式,确立多学科、跨学科、大学科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既具备厚实的仿生理论基础,又有宽广的视野和实际仿生工程应用与管理的素养,从而形成有效的竞争能力。由此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择业这种现实的需求,造就了新工科交叉仿生复合专业的最终形成。
(四)为“仕”的基本诉求
早期专一型人才的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渐凸显其视域的狭隘与竞争性的孱弱。现代仿生科技的发展需要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需要懂实际应用技术,同时还要善于资源整合与管理的新型人才出现。孔子言:“学而优则仕。”“入仕”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为“仕”的前提要有知识,要有技能,同时要审时度势,善用资源,解决问题,更注重实用之道。为“仕”与现代管理有着更多相近之处。而管理的意义无论对企业、政府,还是科研工作者而言,往往涵盖了更宽泛的知识结构。这些行业的指挥与管理者,无不拥有着深厚的行业知识背景、广博的知识范围、丰富的见识与经验。现代从事仿生科研的工作者早已不是过去曾经单纯地躲进“象牙塔”做研究的儒者,而是开始关注于现实需求,从事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项研究。而这,正是新时代仿生工作者所具有的视域开阔、知识广博、驾驭与整合资源、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特征,这也正是“仕”所需承担资源整合管理职能的价值所在。
四、构建符合国际竞争需要的交叉复合型仿生人才是社会所需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及竞争加剧,各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相互间的竞争也越来越集中在科学技术及教育水平的竞争上。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使市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
21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仿生科技产品与技术成果为世界创造了大量的新产品和市场发展机遇,仿生科技成为未来前景最被看好,同时也是最具竞争性的市场领域。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整体仿生科技水平已呈现长足的进步,但在仿生理论深化与市场化应用创新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面对仿生领域国际化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态势,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长期战略,有必要在构建仿生新工科与机械、材料等传统工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以前瞻性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将“国际理念”和“国际标准”融入“仿生理念”、“仿生标准”中,同时将学科、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引入教学过程,建立仿生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从“理工融合”到“学科交叉拓展”再到“实践创新”,采用本、硕、博贯通式教育为创新模式,借此构建理工一体、产学并进、多渠道跨国合作、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仿生新工科专业培养模式,从而加快新工科交叉复合型仿生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平台。总之,“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是刻不容缓、毋庸置疑的”。[8]
五、结语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状态。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仿生专业对人才培养方式应加快向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产学研教一体化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转化;在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基础上,要尽快确立并完善各行业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框架体系;鼓励高等教育的实践化发展,变象牙塔“闻道”模式为“入世”践行,使施教与受教者均能积极参与解决社会各种实际问题,让高等教育起到真正兼济天下之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杨叔子.素质·文化·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0):1-7.
[3]怀特海.庄莲平,王立中,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4]陈慧,陈敏.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9-23.
[5]崔庆玲,刘善球.中国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8,436(4):19-26.
[6]李华,胡娜,游振.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7]薛晓萍,刘玉菡,刘兴国.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96-100.
[8]张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比定义更重要——访加拿大多倫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