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始终将人作为中心,虽讲述的是人类过去,但却时刻启迪着未来,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重任,努力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求实、创新的求知意识,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精神风貌的一个综合表现,更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所以,高中历史作为人文教育基础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学习,重点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 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积淀,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课程内容涉及更加广泛,为我们对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逐步确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目标。比如在教学“红军的长征”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对1934年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创造的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的讲解,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使学生对长征精神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更是我们所从事的建设事业不断取得的发展与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
二、 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理论性的说教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学内容变得空洞,缺乏说服力。历史教材中真实的案例,使我们人类永恒的道德遗产,值得我们借鉴及学习。通过对课本中中外文明史中历史人物的讲解,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圣雄甘地,一个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男孩,成长于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13岁便听从父母的安排与一个满人女孩结婚。后来不断成长的甘地不惜被开除种姓的身份,毅然决然来到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在这里经过短暂的自卑、迷惘、自身的宗教主義与西方文明的冲击之后,开始接受英国的法治思想,取得学位,获得律师资格。回国后第一次替人打官司便因临阵怯场而惨遭失败,后来一个南非印度人的请求,使他踏上了去往南非的征程,自此开始了他一生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的抗英独立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印度迎来了独立,他所展现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世界各族人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深挖课本中的历史事件,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只是靠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加强对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培养与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学生在学会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辨别是非黑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电影《南京 南京》,使学生通过对这个影片的观看,了解南京大屠杀中那些惨绝人寰的画面,感受到战争的罪恶,认识到我们应当记住这场仇恨,铭记我们的先辈曾经受过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四、 挖掘课本中的和谐思想,提升学生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从中国先哲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到现代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的美好目标,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我们可以通过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外一些社会和谐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与理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论语》、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伟大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不同的人文精神内涵,感受文学、艺术中所传递出来的真善美,体会艺术作品的价值,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伟大力量,引发学生对和谐社会的思考,提升学生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应当仅重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历史见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永宏.浅谈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20):224.
[2]唐振湘,邹华斌.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2(5):85-87.
[3]王柱昆.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31-32.
作者简介:
于党生,浙江省金华市,浙江省浦江县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