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统编教科书“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1+X”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形式,因此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基于此,本文从“1+X”群文阅读内涵及意义作为切入点,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以三年级统编版教科书为例,提出几点具体运用策略,以期促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统编版教科书
“1+X”群文阅读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转变,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要尽量避免各种低效教学的行为,从而为学生提供大量课堂阅读时间与空间。
一、 “1+X”群文阅读内涵
语文课标要求,要加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其阅读范围,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增加学生阅读时间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等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每一学期的课文数量都在30篇左右,如若按照传统的每篇课文用两到三个课时来讲解的话,直到学期结束,教师也不会有多少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然而,学生在完成课本要求的阅读内容之后,又没有时间再进行扩展阅读。
现在,“1+X”群文阅读教学逐渐兴起,它主要是在语文阅读课堂的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其中,“1”既指课本中可以作为阅读教材的课文,又可以指课文中的某一典型特征,如课文主题、表达情感以及所写人物等;“X”则主要指的是多篇与所学文章主题相匹配的已学课文或课外文章。在“1”与“X”相结合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对阅读课文的认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1+X”群文阅读教学就成为结构性和组织性都比较强的一种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就是通过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融入更多相关阅读内容,转变传统阅读教学中“分析多于阅读”的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促使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激发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1+X”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需要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引入课外文章阅读,因此原有课文讲解课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缩减,以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仔细甄选“1”部分的教学内容,对课文核心問题进行重点讲解,使得语文课文的讲解在无形中就进行了“由繁到简、由简到精”的转变,从而促进课文阅读质量的大幅提高,进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紧抓核心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既为引入“X”创造了有利条件,又能促使“1”的教学效率获得有效提升。
(二)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X”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对文章层层深入的讲解转变为结构化地阅读一系列文章,从而让碎片化的阅读整体化。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增加了阅读任务及信息量。这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略读、跳读等,并让学生在进行大量阅读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视野与知识网络也获得相应的拓展。
(三) 升华课本内容
“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要求语文教师在不改变教材内容要求的情况下,在日常语文教学当中引入课外读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选择课外文章时必须要谨慎,只有与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相符,才能顺利引入课堂,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将单篇文章单一、离散的讲解转变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营造理解课文内容的语境时,可以将一些结构性的文章汇集之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其通过对课内外文章进行对比或补充阅读,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文的创作背景、表达情感及事件描写的认识。
三、 “1+X”群文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 确定“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1”(议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采用如下方法: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明确课文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择与提炼。
(二) 选择“X”
“X”的选择是在确定“1”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教学目标,选择一些阅读和理解难度适中的文章,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就能理解文章大意。另外,文章的篇幅也不宜过长,尤其是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教学,长度适中的篇幅能够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领悟文章主体或是与“1”相呼应的地方。
如在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书中,《山行》组合的群文是《枫桥夜泊》《秋叶飘飘》,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美的意境;《去年的树》组合的群文是《爱心树》《七颗钻石》,这是一组童话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梳理文章脉络,从而掌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以此让学生体会童话的表达效果;《金色的草地》组合的群文是《快乐的球赛》《落满霞光的竹林》,这组文章主要描述的是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讲述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群文组合是《天鹅湖》等,这组文章主要为了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此可见,将“X”引入“1”中,更加能够凸显出“1”这篇课文的特点,从而与“1”形成一组结构化的文章,为比较或发现等阅读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的妙用
“1”和“X”是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资料,那么,我们如何将资料完美整合呢?“+”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方式,也是课堂实践的具体策略。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
首先,本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一座已经很久没人住的、一百多岁的老屋,在准备倒下的时候,为了让小猫躲雨坚持了一晚,为了让老母鸡孵小鸡又站了21天,为了让小蜘蛛织网抓虫,依然还站在那里,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的故事。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一些预测的基本方法,学习续编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被人需要是幸福的。 其次,教师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作为“X”,让学生将在上篇课文中所学到的一些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实践练习,从而巩固学生的预测思维和想象能力。之后,引导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对这两篇文章进行预测或续编,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质疑、预测等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根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的“1+X”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本次教学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预测方法为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对多个故事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达到“1+X”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1+X”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X”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对比、浏览等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想获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及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与实际教学的情况。
(一) 防止“囫囵吞枣”现象
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虽然不用像传统授课模式那样,对课文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但也不能“蜻蜓点水”式的一概而过。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内阅读要求更高,必须要紧抓课文核心与基础,即使引入群文,也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与所学课文相融合,从而促使“1”(即所学课文)核心目标的学习更加充分与扎实。
(二) 防止变阅读为习作教学
“1+X”群文阅读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因此,语文教师在采用这一阅读教学模式时,侧重点必须是学生阅读的速度与策略,而不是习作教学。
(三) 防止过度分析群文
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对“X”(即群文)进行过度分析,应该将“1”(课文)与“X”(群文)相结合再进行分析,从而尽量避免由于“X”而引申出更多问题和分析。
阅读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可以說是一辈子的事情。引导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使其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更可以是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罗明娇.关注选材:“1+X”群文阅读教学“无米之炊”的解决之道[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6):171-172+174.
[2]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基于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1+X”教学建模——浅谈“1”的定位和“X”的功能[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51-57.
[3]周丽婷.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2):25-27.
[4]吴成贵.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和策略探析[J].新教师,2017(12):55-56.
作者简介:
张琳萍,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