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现象有:学生看到枯燥的数学符号就头疼,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看到这种状况,没心情教学,教学质量不高;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不足,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活跃度几乎为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活跃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迫切需要的。因此,结合课堂现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培养
把握好课堂教学,能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开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和数学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打开学生好奇之门,让学生间合作交流,深化数学知识结构,拓展课外的自主学习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有重大意义。
一、打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而在数学课堂中,则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那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动力呢?这和教师课前導入和课中趣味性引导密切相关。课前导入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导入成功,学生在整堂课中的学习兴致高,效率就高,导入不成功,学生学习枯燥无味,百无聊赖,自然思维受限,思维迟缓,所以,课前导入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在备课时认真思考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让学生的思绪迅速进入课堂学习。在课中,教师也要注意时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如将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和演员带入数学教学中,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思考问题时结合实际生活的意识,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学会变通,变换思考模式,这是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二、以小组合作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发现小组成员的优点,使学生间思维实现碰撞,盘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要达到高效的状态,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要有沟通、有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和同学的优点,才能总结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一起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思维各有不同,思维方式受到来自同学的质疑或者赞同,自然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漏洞和不足,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小组讨论这种交流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思维的基础上结合别人的想法,找到更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三、强化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于正向思维,其实从逆向思维考虑问题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逆向思考问题,反过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明白思考问题不一定是正向的,可以从问题的对立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如在解决一些应用题的时候,学生习惯于运用“比谁多用加法”“比谁少用减法”的错误思维,导致在解决应用题时出现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针对其中一道应用题进行变式,让学生真正明白哪些情况下用正向思维比较简单,哪些情况下用逆向思维比较简单,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全面。
四、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抽象,有些问题学生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尽快理解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使数学问题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题意,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比如,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已经条件和未知条件以图形的方式画出来,这样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条件在图形上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学生便于理解,可以理顺题意,并且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能够正确解题。
创新思维是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思维方式,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学教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粗浅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些许启发,以期能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陈晓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作者简介:张恩,男,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就职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数学教育。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5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