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可见在教学中如果正确运用这种质疑精神,确实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以《商不变的性质》为例,谈谈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质疑;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根本动力。一个孩子一旦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并愿意积极参与这方面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在上《商不变的性质》这节课时,就先讲了一个有趣的儿童故事来引入课题,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猪八戒吃桃子的故事,大家想听吗?”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回答:“想听。”话说有一天,孙悟空把猪八戒叫到身边说:“八戒,我现在给你八个桃子,但是有个条件:8个桃子你要吃两天才行。”八戒说:“猴哥,不行啊,每天才让我吃四个,我不够吃啊!”孙悟空说:“那给你80个,条件是要吃20天。”八戒摇头晃脑地想了又想说:“猴哥还是太少了,每天还是四个,吃不饱。”“那一下子给你800个,但是要吃够200天,这下行了吧。”八戒一听800个,正要答应时,沙僧提醒他说:你可要好好算算噢?八戒低头算了算说:“猴哥,不行,不行,每天还是平均4个,太少了,太少了,不够吃。”这样用孩子们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开始导入,学生的胃口一下子就吊起来了,兴趣大增。
二、寻找疑问,激发兴趣
有趣的西游记人物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老师马上质疑说:刚刚故事中是猪八戒他贪吃还是孙悟空给的桃子数量有问题呢?八戒为什么总是说太少了,太少了?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有的同学可能想到《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处处嘴馋,于是就毫不思索地说:“是猪八戒贪吃,孙悟空开始给八个,又给他80个,最后都给到800个了,他都还是说太少了,这不是贪吃吗?”而有的同学说:“不是八戒贪吃,可能是孙悟空给的桃子的数量有问题?”老师问:“那问题在哪儿呢?”
三、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和遇到事情喜欢刨根问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学们为了探索是八戒贪吃?还是猴哥儿拿的桃子的数量有问题,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把故事中的条件列成算式:①8÷2;②80÷20;③800÷200。学生很快就口算出三个算式答案都是4。算出的同学高兴地说:“看吧!真的是孙悟空桃子的数量有问题。”孩子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马上提出问题:请大家把①式分别与②、③式比较,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反过来,③式与②和①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由于他们开始取得了成功,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四、注重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疑是学生质疑之后的一个环节,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点拨或者组织学生自我解疑,并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得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我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观察比较,发现被除数由8变成80再变成800,除数由2变成20再变成200,结果是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除数也扩大10倍、100倍,所以商还是4。还有的同学用列表格的方法把式子和得数清楚地罗列出来,看得就更清楚了。这时有个同学问:刚刚的算式都是整十整百数,如果不是10倍、100倍,而是其他任意倍数,商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让我很佩服,所以我顺水推舟:大家一起举例子来看看商的变化吧?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24÷2;48÷4,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由24变为48,扩大了2倍,除数由2变为4,也扩大了2倍,商不变。反过来被除数由48变成24缩小2倍,除数由4变为2也缩小了2倍,商也不变。这就说明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是不變的。
五、设计趣味题,发展思维能力
练习这一环节,一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特别强调不懂的地方;二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趣味性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题:
找规律,不计算,在括号内填数:
111÷3=37 222÷6=37
333÷( )=37 444÷( )=37
555÷( )=37 666÷( )=37
( )÷21=37 ( )÷24=37
( )÷27=37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很快找到规律填空,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教学方法,它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正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如何提高[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4):32.
[2]徐朝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2(8):78.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