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學生社团及其所衍生的教育公平现象,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致力于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独特的方式阐述高校学生社团,拓展出新的研究视角。从教育学、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对近些年来国外有关高校学生社团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220-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都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但看似广泛的高等教育机会在分配上又呈现出新的差异。有学者指出,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新时期,教育机会更多地倾向于具有更多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他们获得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和优势资源。就如Stevens提及:“这些机会和资源不仅仅单纯地发生在像教室内这样的正式学习情境中,而且还潜藏在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课外活动环境中。”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非正式学习情境中的一种,是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形式。那么,大学生在其中所呈现的差异,其影响作用和作用的发挥等都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国外文献阅读与整理分析发现,众多的学者逐渐开始从对入学机会、专业选择、学业成绩等起点和结果公平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课外活动等类似的非正式学习情境公平的关注。以Michael为典型代表,强调学生社团活动的竞争伴随着家庭社会文化资本的参与。同时,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社团参与的差异与大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学校类型与大小等方面密切相关,这些“中间机制”被嵌套在学生社团活动之中。基于上述对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的差异进行总结概括。
一、性别的角度
性别一直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Jscot Long等人的研究看到了性别之间的差异,同时也目睹了性别所带来的不平等,如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和啦啦队成员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女性的成就或角色的重要性往往被这些内部的潜规则所淹没。Russell等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男生的参与度要高于女生。然而,Donna等人不仅看到社团活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而且进一步发现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不平等,传统的“性别”标签导致男女大学生即使付出同样的努力,女生也很难得到学校社团组织认可、支持及获得令人满意的待遇。对高校学生社团角色扮演的差异,Debbie等人通过对数名工科专业学生的参与研究表明,性别是引起角色差异的原因所在,女生常常扮演着社团管理人员的角色,而男生则担任设计模型等方面的操作人员。除了上述的差异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性别所引起的学生社团参与的差异进而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今后的学业、就业的认识。有学者对数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社团参与中担任的职务会延伸到今后的就业市场中。
二、家庭背景的角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众多的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高深知识。然而,高校教育资源却未能被在校大学生公平地享受,那如何看待高校学生社团参与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现象?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影响引起了国外众多学者的关注。Jenny M.对在校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位于中上阶层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会资本则会使他们有能力和条件去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然而,来自工人阶层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会不断地削弱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Walpole总结出不同家庭背景所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社团参与中扮演的角色。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其家庭成员的日常习惯,不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过程中的投资策略,最后形成不一样的转换策略。前面的学者主要是从大学生家庭背景来论述其对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影响。而Will转向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者、组织者等人员的社会地位属性展开研究,提出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与开展会潜在地受到管理人员的阶层属性的影响,从而使那些潜藏在学生社团中的资源、计划及环境等都为特定的大学生群体所设计,也就使得学生社团活动程序化仪式感越来越强烈。Kaisa等采用个案研究分析的方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管理、环境布置、经验等方面的仪式感赋予优势群体合法与特殊的象征性权利,不断地复制其优势的地位并强化在其中的影响。
三、其他因素的角度
除了性别、家庭背景的维度对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影响,还有学者的研究指出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学生参与动机及自身的体重指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社团参与的情况。Beeny提出社团活动的类型会影响不同学生社团活动的参与。McNeal等人的研究发现移民对学生社团参与积极性有影响,研究指出移民到美国的人群与土生土长的美国同龄人相比,社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同时研究指出学校的大小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选择与参与有着显著的影响,规模大、地处城市中心学校的学生社团参与更加积极。学生社团的参与取决于心理学人格特征、动机以及“神圣的火花”效应。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首先,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采取的都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其次,无论是性别、家庭背景还是其他的中间机制,大部分学者不仅看到了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差异对当下学习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延伸到对未来学习生活以及职业发展的影响。最后,纵观这些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正式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的社会系统。因而,在上述文献中在确定变量关系时极少考虑到各个中间机制的交互效应。但是,这些研究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从理论解释上,尤其是对于我们理解美国高校社团活动内部的运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同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去剖析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运行,进一步为我国大学生社团的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Stevens.et al .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dvances in he Soci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8.
[2]阎光才.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7,(04):23-25.
[3]Russell et al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Minority Youth Involvement in School-Base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12:1-21.
[4]Jenny et al. Class, Cultur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ollegiate Extra-Curriculum[J].Sociology Forum,2009:877-900.
[5]Will et al. Social class and Extracurriculum[J].Journal of College Character,2012:1-7.
[6]Beeny. et al.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o-curriculum: A study of involvement and expectations.University of Georgia,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