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言文关联性字词整体解读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文章、梳理文言词语、了解文学文化现象似乎占据着课堂的大多数时间,成为制约师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文言文解读能力的一大桎梏。尤其面对长文,很多时候,教师受制于教学时间的制约,不得不止步于文意通了、重点字词会了,这样平面化、简单化的满足,使得文章的思想解读趋向于概念化,生硬而枯燥。因此,关联性整体字词解读就显得很有必要。
   德国学者狄尔泰这样说:“一种解释,对它表达的关联总体揭示得越全面,它就越客观。”[1]这给文言文教学的启发是:文本解读行为,最好是穿透文字表达的外壳,在整体接受文章的基础上,多角度、网格化解读其内核。
   一、指向文章内容的解读
   由于古今文化差异、汉字涵义的演变,以及人们表达习惯的不同,文言文词语的义素呈现出变换、遗传、扩大和紧缩、虚化的演变,面对其微妙而复杂的演变,如果我们满足于字面意义,不去探究古人表达的特殊含义,那么很可能与文章本身表达的微妙意蕴擦肩而过。
   在教授《曹刿论战》这一课时,开头一句“十年春,齐师伐我”,如果简单翻译为“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讨伐我们”,那么,“长勺之战”就会沦为一场平淡无奇的战争了。“伐”作为战争的一种,其实有其特殊含义。《诗经·商颂·殷武》曰:“奋伐荆楚。”郑玄作注说明:“有钟鼓曰伐。”这就不难理解《曹刿论战》文中的“鼓之”相关词句。“伐”多用于诸侯国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这就要说到齐桓公登位前的背景:当时,鲁庄公曾支持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而公子纠的谋臣管仲射中了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的衣带钩,差点要了小白的命,齐国以此为借口,兴兵伐鲁。这样一来,鲁国其实是理屈被动应战,所以,才有了曹刿“论”战,以正民心、顺民意。否则,直接开打就是了,何来战前之“论”呢?
   《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解读也属此类:“素琴”对“丝竹”,“金经”对“案牍”,“丝竹”指向的是奢华的管弦乐享受,“素琴”指的是可以愉悦身心的淡雅音乐;“案牍”指的是劳神费心的公文处理,“金经”指的是安神寡欲的灵魂归泊。所以,《醉翁亭记》中才有“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只有解读到此一层,作者含蓄的表达才能被读者理解。又如“纪”(《满井游记》中的“恶能无纪”)和“记”(《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如“杀”“诛”“戮”“弑”,都表示杀的行为,但使用对象有别。“杀”,一般泛指人或动物,如“二世杀之”(《陈涉世家》),“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诛”,特指对不义之举的惩罚追罪,如“诛暴秦”(《陈涉世家》)。“戮”指的是手段残忍的侮辱性屠杀。“弑”特指臣杀君,子女杀父母。
   文言文中谦词与敬词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在《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中有涉及,如“君”“家君”;古人对死亡的讳称,在《触龙说赵太后》中有涉及,如“填沟壑”“山陵崩”;官职的变迁,如“罢”“黜”“陟”“左迁”“谪守”……《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其中“守”的意思是暂时署理,由品阶较低的人担任较高的官职。[2]与“权”相同,“时韩愈权兆尹”。又如《卖油翁》中“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中“汝”和“尔”的转变表达的人物心理变化。
   二、指向不同语境的解读
   不同语境下字词的理解,要求我们注意据境索义。据境索义是一种训诂方法,见于周大璞先生主编的《训诂学初稿》:“境,指语言的环境,也有人叫词场。据境索义,就是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这是相对比较完备的定义。[3]尤其是在一些对话表达中,一问一答之间,透露着写作者微妙的想法。《湖心亭看雪》中,“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如果直接翻译的话,这个回答似答非所问,字面意思让人不明所以、索然寡味。古代文人谈起金陵,往往会寄托政治感慨:“江南佳丽地,牵哮帝王州”(南朝齐谢跳《入朝曲》),“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还有王安石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懷古》词:“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历朝历代咏史怀古,作品串珠,成为“金陵怀古词”。然而这个回答与王军在《老王》一文中分析的一样,当杨绛先生问老王那所塌败的小屋是不是他的家时,老王回答:“住那儿多年了。”同样的答非所问,这里如果抓住“金陵”这个词语展开解读,牵引出这个明故国的地名,张岱借助此文,委婉寄托亡国哀思的情怀,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激活的作者情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激活一部分,就构成一种语境——只有“言语接受者掌握的共同知识越多,理解话语的能力就越强”。[4]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适当推荐给学生一定的扩展资源。文言文中,由于文中比较普遍的语法是“连文”,也就是同义词连用,因此可以利用其中一个词语来解释整个词语。
   如: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诸葛亮《出师表》)“试用”两字,一般人都付诸现代语义加以理解。张广飞先就指出,“试用”是“同义词连用”,两个词都是“任用”的意思。这方面的旁证也似乎不少,《说文》《尔雅》有云:“试,用也。”《礼记·乐记》则说:“兵革不试,五刑不用。”试、用属于连文现象,“试”亦“用”之义。再者说,彝陵之战之时,向宠已实任牙门将,那么《出师表》写作之时,不可能再去“试用”,所以,翻译为“考察”于理于情不通。
   此类现象在教科书中不乏其例。如:“参差存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雏》)对于“窈窕淑女”,很多教师解释为“美丽的女子”,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其实,窈窕强调的是女子“内外兼修”:“美貌曰窕,美心曰窈;美状曰窕,善心曰窈。”又如:“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问讯”,有的教材中注释为:“问讯,询问消息;讯,消息。”其实,在南北朝时,“问讯”就已凝固为一个词。《尔雅·释言》:“讯,言也。”郭璞注:“相问讯。”此时,“讯”就表示打听、询问的意思。例:《抱朴子·内篇·卷十一》“有仙人行经过穴,见而哀之,具问讯之”,也有的表示“问候”的意思,如《世说新语·方正篇》:“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所以,在《桃花源记》一文中,结合下文的语境,“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句,这里的“问讯”当作为“打听、询问”来理解,众人听闻“渔人”的介绍后“打听”外面的情况。    所以,“问讯”误释,是用一个词组替代了同义连文的解读。虚词中也有此类现象。虚词连文现象在文言文教材中较普遍。《史记·陈涉世家》:“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借第令”,在教材中的注释为:“即使暂且免于斩刑。第,仅。令,使。”“第令”与“借”系同义连文。“第令”与“借”同义,义同为“即使”,如《史记·吴王濞传》:“今大王与吴西乡,第令事成,两主纷争,患乃始结。”如“业已、既已、相与、愈益、适会、籍弟令、而后、而况……”。甚至在语汇演变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双音虚词的“假使”“然而”“唯独”“业已”等至今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对这类虚词连文,“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5]
   三、指向丰富内蕴的解读
   “咏絮才”从《世说新语》中广为流传,相应的典故备受推崇,此不为赘述。然而,一边倒地推崇“未若柳絮因风起”似为不妥——尤其结合具体的意蕴而言。关于谢道韫和谢朗的比喻,自然是前者的更具情态,然而在意蕴表达上,二者可谓各有千秋。且看下面几个示例: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咏雪》)
   “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白居易《对火玩雪》)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李贺《马诗》)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苏轼《雪夜书北堂壁》)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鲁迅《野草》)
   在上述的诗文中,白居易、李贺、苏轼等诗文大家将雪比作为“盐”,鲁迅将其比作为“沙”,并用了“撒”这个动词,岑参则用了“散”这个词语。可见,古人在描写雪的时候,也常会用“盐”“沙”这类豪放粗犷的词语,何也?《诗经·小雅》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这里的“霰”是什么意思呢?宋人陆佃在《埤雅·释天》中引用《说文》的一段话解释:“霰,稷雪也。闽俗谓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因之,同时代的陈善采纳其说,在《扪虱新话》中为谢朗抱不平:“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结合上述例句,诗文大家不乏将雪与“散”“盐”“飞”“撒”等词语勾连在一起的问句,借以表达大雪的吞吐气势,至此,我们方会对谢朗的比喻“刮目相待”,更对“撒”这个字透露出的雄浑豪迈的男子气概产生丰富的联想,“戰罢玉龙三百万,残麟败甲满天飞。”大雪纷纷中,男子汉吞吐宇内、万丈豪气的风度与谢道韫形成鲜明的对比。
   “取信于民”在《曹刿论战》中一直出于“高居云端”的解读状态,不仅学生有疑问,就连教师也一知半解——曹刿与鲁庄公的三组对话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必以分人”为什么就“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其实,关键在于理解“人”与“民”这两个词的微妙不同。杨忠平援引左安民在《汉字例话》中的一段话指出:“在上古,人是指统治者而言,民是指被统治者而言。”[6]也就是说,鲁庄公“衣食所安”分给身边的统治者,如此,作为被统治者的“民”肯定不会从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甲骨文中“人”作 像一个人,双手放在胸前站立的形象。甲骨文中,“民”作 金文 ,从甲骨文看出上半部分是一个眼睛,金文看出下半部分是一个锥子,刺进了眼睛里。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里应该是奴隶主用残酷的手段刺瞎了奴隶,强迫其劳动;也就是说,古代的“民”是与“君”“官”相对的一个词汇。《广雅》说:“民,氓也。”也就是土著黎民的曰民,外来的黎民曰氓。为何要使“民从”呢?除了上述分析的战争背景以外,本文“以民为本”的思想,似有意承袭了《春秋》“编者”孔子的思想。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里“取信于民”的哲学便易于理解。
   同样地,请看下面三个例句: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
   “驱之别院。”《童趣》
   这三个句子中,“遣”意为“打发”,“令”意为“派遣”,“驱”意为“驱赶”,在句义上,均表示“使……离开(某地)”的意思。“驱”活脱刻画一个顽童鞭指蛤蟆,无畏活泼的形象。与之不同的是,“遣”多了一层因尴尬、无奈、无趣而“使之离开”的味道。此类的还有《公输》中的“公输般服”和“公输般诎”,公输般听到墨子的劝说后,只是“信服”“佩服”,偏重于肢体语言表面上的“服”,所以搬出楚王来搪塞墨子;然而,在楚王被说服,公输般“攻械尽”的情况下,公输般“诎”,诎是因嘴笨或“词穷”“技穷”而折服,充分表现了墨子的劝说已基本达成目的。
   四、指向表达手法的解读
   在文言文中,语气词、连词是比较常见而且比较特殊的一类词语,除了通常的语法表达指向之外,它们往往还兼具表达方式的指向,通常,这样的词语用在句首。比如“夫”(音fu,阳平)常用来引发议论或指明原因,“然”常用来阐发对比描述与分析,“至若”常用来另起一个话题。通过这些词语的梳理、归纳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划分文言文的层次,理解文言文的结构,明确文言文的情感、思想、理论的表达。
   然则,用在句子开头,用来连接前后的句子,表示连贯的关系,表示同样的写作范畴,进一步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例如,“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诗·周南·关雎序》)“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三个例句中,“然则”都表示“承接上一层意思”,继续深入阐释、描摹的意思。    夫。当“夫”用在句首,一般作“文言发语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来使用,有时会与其他虚词构成“连文”,表示下面要引发一段議论、描写或抒情。例如:“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颜斶说齐王》)“若夫淫雨霏霏。”(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例句一和例句二是发语词,表示引出说话人的议论,例句三表示阐发新的描写,意为“那……”是典型的指示代词,很多教师误把它当作发语词看待,是不对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此处为“且夫”,同义连用,不再赘述。
   故。同样用在句首,表示“因此”“所以”,表达因果关系,用来揭示上文现象的原因,或引出下文的结果。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意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个人的头上,一定先……”这句话就是对上文列举舜、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绝地反击”以成才的原因分析。又如:“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列传》此句中,“故”就表示因“秦无道”而导致了“沛公得至此”的结果。因为或承接上文,或引起下文,有时,这个词语会与“是”搭配,作“是故”;或与“而”搭配,作“故而”。如:“是故聪与敏,可侍而不可恃也。”“是故”就表示承接上文。
   诚然,文言词语解读绝非三言两语即可予以廓清的,拙文抛砖,企盼文友品评赏玩。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言文解读,不也是一个词摇动另一个词吗?不也是一个观点摇动另一个观点吗?
   参考文献:
   [1]詹丹.论古诗词鉴赏的有机关联[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03):134-141.
   [2]李瑞琴.几个表示兼代官职的文言词语[J].语文知识,1999(07):29
   [3]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167。
   [4]张劲秋.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3)23:80.
   [5]蔡进祥.小议文言虚词连文[J].科教技术创新,2011(33):221.
   [6]杨忠平.文言词语的教学不能止于翻译[J].七彩语文,2014(0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1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