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字理识字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汉字是一种通过声、形、义来表情达意的文字。通过探究字理,追溯历史渊源,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感悟造字规律,还原汉字形象,不仅能够还原汉字的本义,增强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字理识字;教学策略
“字小乾坤大”,汉字的形体结构真实地记录了汉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及文化演进的历史。目前识字方法有三十多种,但大多数老师对汉字的字理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过多采用机械记忆,高耗低效。如何准确地教会孩子们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只有结合构字原理,展开多元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学习的规律而言,造字的规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的逻辑和哲理,符合小学生天性好动、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达到“见形知义,牢记于心”的目的。
一、 创设情境游戏激发识字兴趣,了解字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识字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孩子贪玩好动的特点,我利用汉字本身的魅力,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将汉字的构字规律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汉字的音、形、义,激发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比如教学“家”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入了有关汉字文化的知识。当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猪佩奇后,学生的兴趣顿时大增。接着我在小猪佩奇下面写了个“豕”字,然后告诉学生这个字的读音与字义,并告诉他们古代把猪叫“豕”。与此同时,还告诉学生猪在以前都是野生的,是人们把它活捉下来并圈养在家里才成了现在的猪。于是,当我在小猪佩奇的图像上用简笔画加了一个宝盖头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家”原来是把野猪养在屋里。此时,他们不仅识记了“家”的音、形、义,也加深了对“家”字的理解、记忆,还认识了一个新字“豕”。这样,在一堂单纯的语文教学中,不但让学生发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谓是一箭双雕了。在品字形结构的汉字教学中,我先向学生讲述“品”字由三个口字构成,但并不专指就一定是三个口,因为在古汉语中三就是表示多的意思。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我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树木图片帖在黑板上,当黑板变成了“树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我继续让他们贴图片,形成更多的“树林”,学生明白了“森”就是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学生从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情境游戏中,品字形汉字的字理演示不枯燥、不生硬,实现了学生快乐识记汉字、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
二、 采用图文对照维持识字兴趣,感悟字理
六七岁的小学生注意力一般集中在课堂的前20分钟,而后半节课大多数学生会出现精神涣散的现象,这时我会为学生提供鲜艳、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识记汉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魅力,利用“雨”的图片进行字理识字,“雨”是一个象形字,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有着鲜明的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汉字之间的联系,还把“雨”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配以生动的讲解,通过图片展示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而快速掌握了“雨”字记字的方法。又如教学“莫”字,甲骨文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出示图片与字,通过图文对照,学生明白了“莫”的意思是太阳已经落入了草丛之中,天色已暮。再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中的“兔”字时,我根据象形字的结构特点,运用图示法进行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我先出示“兔”字的甲骨文,让孩子们看图片猜一猜是什么字,结果他们一下子就猜出是“兔”。于是我又出示“兔”字的篆书,让孩子们进一步观察想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兔”的前两笔是兔头,中间是兔身,第六笔“丿”是前腿,第七笔“乚”是后退,最后一笔“丶”不能落下,是兔子的尾巴。通過找一一对应的关系,鲜活生动的形象刻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他们牢牢地记住了“兔”的字形。在孩子们的眼里,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三、 借助动作演示强化识字兴趣,明白字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借助有趣的动作演示能促进学生识记汉字,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掰”这个字动感十足,用动作演示十分形象。教学这个字时,我拿了一个毛毛虫蛋糕,想把它分给我们班的双胞胎吃,我用手一分为二,一人给了一块,我告诉同学们这个过程就是“掰”,同学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掰”的字形,明白了“掰”的字理。又如教学“看”,我做了一个动作,把手放在了眼睛上,学生记住了“看”的字形和字义,通过同桌互相做动作,既激发了识字兴趣,又活跃了学习气氛,一举两得。教学“灭”字,学生都说拿一块模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学生透过字形想象汉字所蕴含的意象,一个个汉字在学生面前就成了“诗”和“画”,甚至其形其色其声俱现。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字理识字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识字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使学生领略了汉字的意象之美、音韵之美、字形之美,而且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回归本色、回归本体、回归本真、回归本位,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受到了人文熏陶,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达到了“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琳琳.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金文伟.识字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4]张敬培.走向优与美的课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李桂苹,甘肃省兰州市,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6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