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改革中教师要考虑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让学生全面发展。物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应带领学生理解物理的概念,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与培养途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高中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进行学科教学,因此,教师要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但新课改更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改下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能够顺利开展,而且核心素养能够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核心素养将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具体化,成为了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弥补了以往教学中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体系,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更注重让学生利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描绘物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核心素养对学生有综合性的影响,能使学生物理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各个指标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互相作用且表现不同,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开展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从如何记忆知识转变为如何运用知识,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以“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动量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素质的乘积,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指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如果直接向学生讲述这一结论,学生是无法理解,更不会灵活运用的。这时需要教师通过实验案例来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斜面体A的质量为M,将它放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将质量为m的滑块B在斜面体A上从上往下滑,在滑落后以速度v在水平面上运动。在这一现象中,滑块B延斜面A下滑时,A和B之间可能存在着弹力和摩擦力,这些都是内力因此不予考虑。但滑块B还受到了重力作用,斜面体A受到了重力和水平面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不平衡的,因此,这个系统的合力不为零。但滑块B在水平面以速度V向左运动时,斜面体B向右运动,二者动量相等、方向相反,总动量为零,因此这一运动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这一案例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动态的实验视频,使学生深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以往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根据考试内容删减课本知识,忽略了一些物理事实和结论,学生只了解到了一些表面上的知识,没有对动量守恒定律产生深刻的印象,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物理能力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逐渐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记录数据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整理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些细节和小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简谐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太阳能摇摆花为例子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概括摇摆花的运动特征,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平衡位置和机械振动的意义。随后引入生活中的振动现象,并向学生展示实验振动装置,让学生观察了解弹簧振子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对探索和实践的兴趣,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
(三)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拓展学生思维
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将生活和教学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物理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举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物理认知,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入的生活案例要以原有的知识或即将学习的知识为基础,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会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物理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在“气体的等温变化”的教学中,可以先提问学生在炎热的夏天如果给自行车打气打的太足会怎么样,为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情况?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将压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以此引出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探索气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理解一定质量的气体在这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电子表格和图像对比试验数据,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四)增强学生科学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物理知识比较复杂难懂,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提不起兴趣,没有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增加了对其核心素养培养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过渡到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到各种热力学现象,归纳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在学生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后向学生提问:发生热传导必备的条件是什么?自发热传导的过程有什么特征?热量是否能从低温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流程图解释上述问题,加强学生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认识。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物理学家在发现热力学定律时的物理思维,使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发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逐渐形成物理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科学探究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深刻理解到其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和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融入生活化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加强物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22-23
[2]王标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45
[3]施先群.關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78-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9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