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北京市教委的倡导下,北京市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落实“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笔者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工作,学生参与度高,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场地器材使用不合理、师资不足、活动项目单一、过分注重学生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诸多优化策略,助力“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7-0052-03
  2014年1月14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前15时30分至17时为学生安排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三天,每天不低于一小时,以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后,北京市各区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
  笔者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生“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了解到“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已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使得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同步,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为促进“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本文特提出诸多优化策略。
  一、项目选择扬长避短,学生参与量体裁衣
  “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而北京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条件不尽相同,离市区较近的学校可能硬件设施更加完备,但其场地面积较小;离市区较远的学校可能硬件设施有待完善,但其场地面积较大。例如:北京市区周边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十分充足,有些学校有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甚至开设了冰雪、棒球、旱地冰球、手球、机器人等项目。而在怀柔区中小学校能开展上述项目的少之又少,但是,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有一个200~400米的田径场,这就为其他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关键就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开设那些既符合学校现有条件,又满足学生兴趣和要求的“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项目。建议学校在选择开设项目时,首先对学校现有体育条件自评,确定学校现有能力开设的项目和经过场地建设可以开设的项目,而对于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的项目就有必要放弃,例如:许多中小学没有羽毛球或网球场地却开设了课程,学生在这种条件下是很难培养兴趣的。其次,将选课信息公布于网上供学生选择,进而确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排除学生选择过少的项目。最后,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就保障了学校开展的项目都是学校有条件、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学生在选报项目时也要理性,要根据自身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努力发展本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开展独树一帜的体育活动。
  二、加强教师监督评价,优化教学管理办法
  总体来说,“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代课教师的管理还不够系统,在活动具体开展中,俱乐部承接活动项目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不仅增加了活动经费开支,还难以保障代课教师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代课教师选聘和管理的直接干预,尽量聘用高校高年级学生,因为他们的时间较低年级学生更加宽裕,很少会出现中途替换教师的现象,而且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较低年级的学生都要丰富。学校还应聘用专业对口的教师,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在教学监督上,学校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检验。代课教师必须每节课都有教案,并且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授課。学校还要设立监督小组,保障学生安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有必要成立“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管理组、宣传组、活动组、监察组,校长亲自牵头,主管主任具体负责。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复合型教师团队,共同服务于“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考核,考核可以体现在学期中期和末期的教学成果展示上,教师组织学生准备一个展示节目,可以是简短的一节课,可以是集体的表演,形式多样,发挥集体的创造力。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选聘校外优秀教师
  通过调查得知,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和质量较差问题。分析其原因可知,怀柔距离市区40~50公里,市区教师跑怀柔代课不太现实,而怀柔区只有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专类高校,俱乐部也相对较少,这些都加大了选聘教师的难度。
  在此情况下,学校可以加大“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社会关注度和了解程度,多渠道发布体育活动教师招聘信息。虽然怀柔区高校和俱乐部相对较少,但肯定也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业余体育教练。在选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教练证或裁判证等证件,对教师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四、调整活动开展时间,高低年级分开进行
  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多所小学的调查得知,学校在“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将体育活动安排在了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这就导致所有参加室外体育活动的学生都聚集在有限的场地上。因此,很多体育活动项目都是综合利用场地的,这样既不能保障教学质量,又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调查中就有学生反映:“学校场地划分得有点乱,而且不固定,有的时候我们这边正上课呢,不知道哪边就飞过来一个足球或篮球。”
  为保障教学质量,维护学生安全,建议学校可以将“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适当调整。将小学一至三年级的体育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将四至六年级的体育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这样既不耽误学生文化课的教学进度,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多、场地少的压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好多方面的协调。   五、合理配置场地资源,体育活动交叉进行
  对于大部分北京市中小学来说,体育器材较为充足,最紧张的普遍是场地问题。针对此问题,学校在开发校内闲置场地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周边体育活动场地。例如:小学生的武术课可以安排在临近的公园或小广场;羽毛球课和网球课可以与临近校园的球馆合作,租用其场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当然,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必须放在首位,要确保家长在指定的地点接孩子放学。
  “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项目按活动地点可分为室内项目和室外项目两类,为将部分课程避开操场利用的高峰期,首先可以将室内项目和室外项目搭配安排到同一天,因为其场地利用不会冲突。其次可以将足球、篮球、排球、跳绳、武术、轮滑等室外项目交叉安排在周一至周五。这一课程安排策略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里已经采纳,基本上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活动场地拥挤问题。
  六、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下面以网球课程为例:一块标准的网球场地最多可以供4人同时使用,而对于开设网球课程的中小学来说,网球场地十分紧张,而这种集体的班级授课学生人数又普遍较多。倘若教师的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课堂上就会显得十分混乱。因此,教学中要对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例如:某中学有两块标准的网球场地,上课学生人数为24人,学生零基础。第一次课就要将学生分为AB两组,12人为一组,A组学生在今后的所有练习中都要在1号场地,B组学生要在2号场地。在教授完网球的几种握拍方式后,可分为以下两种练习形式。
  形式一:1号场地的12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6人一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在网球场上左右半场区各站一人,中线附近站一人,进行短距离的对拉练习;另外一个小组在场下进行球性练习或对墙的练习,练习一定时间后,相互轮换。这种练习形式可以使场上的学生达到极佳的练习效果,而且,场下的空间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可是,相互轮换也导致学生在场上的练习时间缩短了一半。
  形式二:由于网球场地上纵向所能容纳的练习学生较少,因此,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依据练习的内容将组织形式改为横向练习,即将1号场地上的12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6人均匀站在网球场左边线,另外6人站在与之对应的右边线。这种练习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所有学生可以同时进行场上的练习,节省了相互轮换占用的时间。可是因为练习学生之间没有球网,将对场地的感觉弱化。
  這两种练习形式各有优缺点,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将两种练习形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上所述是在有网球场地的条件下可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有网球场地的中小学毕竟为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场地的学校,就要充分发挥代课教师的创造力,因地制宜的选择组织形式,使我们的“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不受限于场地。
  七、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要求小学1~3年级的学生重在学生兴趣的培养,而3~6年级和中学生要有专业方向上的指导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体育活动,稍高年级的学生会慢慢对球类等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活动项目产生兴趣。但总的来说,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更愿意将体育活动理解为玩儿,对单调无趣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
  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例如:在足球课中学生最想体会的是奔跑和射门的快乐,那么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比赛,取代乏味的颠球;在羽毛球的第一次课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打比赛,体会羽毛球运动中的快乐,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自然会主动找教师纠正自己的动作,相反,如果一味地让孩子练习发球和挥拍,无疑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在活动中多组织游戏,让学生在玩儿的过程中有所进步。
  八、打造智慧活动课堂,科技产品保驾护航
  信息时代,体育课堂突破性、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学校可以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引入课堂,学生手上佩戴智能手环或心率带,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后台可提供多维度的教学量化分析。对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个人平均心率、班级平均心率、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区间进行分析,还可以监控学生的血压、心输出量、呼吸气量等各项生理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运动强度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依据。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也可将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教学。通过“虚拟现实”的VR课堂和“增强现实”的AR教材,打破现有体育活动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授课方式。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专业教练的讲解和专业运动员的示范。对于学校无法开展的项目,学生也可以通过VR课堂进行了解学习,这种智慧课堂的打造必定使体育活动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R],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0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