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逻辑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的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可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构建一个互动性极强的高效课堂。本文对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互动课堂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习惯养成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对学生的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素养和能力的培育。自主探究模式,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构建探究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以及能力方面均有不足,而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又对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构建起和谐的探究环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由于自制能力不足,致使学生在面对探究问题时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将精力集中在问题上。为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探究环境。
  探究环境的构建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合理的规则。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尚处于养成阶段,学习习惯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出合理的探究课堂规范,帮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投入于探究内容中。二、兴趣点。自主探究的重要内容是引起学生的探索意识,在小学阶段,这种意识的最强推动力来源于兴趣。教师需要点燃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这样才能进行深入探究。当构建起一个适宜探究的课堂环境后,也能反向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二、有效引导
  自主探究包含两部分,一是自主,即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自发性的,避免出现传统式教学中由教师掌握课堂的局面。二是探究,即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探究,自己通过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实现自主探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当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产生问题时,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否则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意义,应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采取问题引导,面对学生的困惑点,借助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找到答案。面对对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也可以采取联系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
  以“倍数与因数”教学为例,在倍数的教学中,2、5倍数部分的教学,可采取自主探究模式,让学生组成小组后通过自主探究寻找2、5倍数的特点。但很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举例,首先在1-10中寻找2和5的倍数,学生很快绘找出2的倍数有2、4、6、8、10.5的倍数有5、10.首先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指出2的倍数都是偶数,然后再让学生寻找11-20中2和5的倍数,这时学生发现5的倍数往往以5或0结尾。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随意举出几个较大的数字,去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归纳。
  三、鼓励式互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很敏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受教师态度的影响。由于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同理,学生也不可能只通过几节课就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自主探究学习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以鼓励为主,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当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时,应及时给予赞扬,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在面对挫折和问题时不气馁。当学生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学生从教师的鼓励中能够获得更多勇气,得到成就感的同时,自然也就对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获得成人的認同,教师需要了解并运用这种心理,在与学生的友好互动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有利于教师树立个人形象,提升个人魅力,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构建和谐友好的探究环境,以引导式教学带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到答案。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怀揣对数学的兴趣,一步步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