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生态意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开始,举国上下重视起了生态环境,这种观念由上及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当中也得到了渗透,初中生物学是学生接触生态意识的首要地方,在生物学学习中,构建生态理念,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相当重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学对动植物结构组成、品种、习性做出了剖析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学科,生物学的学习也应与时代相接轨,与环境共进退。
   关键词:生态意识;初中;生物学;教学
   在19世纪爆发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地球上的多数能源,其次,燃料的使用及电子产品产生的垃圾都在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涉及,旨在呼吁学生保护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学的教学也在慢慢地对现实环境有所涉及。本文就生态意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做出了浅析。
   一、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1.生态意识的定义
   生态意识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概念组成。它讲明了人与自然的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做到统筹兼顾,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意识在社会中注重强调人们应从生态价值角度看问题,事事考虑环境因素,达到环境与人和谐共利的关系。现在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呼吁环境保护和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刻不容缓。
   2.生态意识的内容
   生态意识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强调整体性原则,即是环境与人类是统一的整体,不再是以单个个体为研究对象,而是把环境与人类整合到一起,将整个地球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系统性地、整体性地进行研究,就是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原则。另一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今时代,在大环境之下,经济的发展或许是各国竞争力的体现,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甚至普通民众,都意识到环境给我们带来的重要作用。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个地方,没有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任何的经济发展都不再有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可持续发展,即资源的开采需要节制,环境需要合理有效地保护,反对人类毫无节制地开采资源,反对人类以主人公的姿态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反对人类对环境的统治。
   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生态意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意识,因为我们同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共同呼吸着相同的空气,所以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生活的地方,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学的课堂学习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主要载体,充分利用生物课课堂,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之内推崇环境保护的意义,有利于做出表率和榜样。初中生处于人格养成和性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学生自我的成长,从更大方面来说,对初中生及时做出生态意识的调整,会有利于以后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生态意识在生物学中的现状
   现在生物学的教学拘泥于课本知识,对于各种生物的结构等进行理论性的讲解,没有根据现在的环境状况进行一些环境生态意识方面的拓展学习。现在的生物學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往往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然后就考试必考的内容进行背诵,而没有广泛地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资料的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这种现象往往是应试教育情况下出现的弊端。
   其次,学校没有将生态意识落实到实处,只是单纯地对校园卫生进行打扫。在校园当中随处可见乱丢垃圾的现象,而且学校食堂是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大量聚集的地方,在有风的季节,白色的塑料袋随风飘扬,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壤环境,学校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导致了污染的肆意蔓延。学校的生物学教学没有与生态环境相联系,生物学和环境保护、卫生整洁严重脱离。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卫生和环境是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每个人环保习惯的养成。生态系统是由无数种生物组成的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人行为不恰当,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在生物学教学当中,我们往往会使生态系统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没有做到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形成了学而无用的假象,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学教学当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大量社会实践,才能保证学而有用,将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共同为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三、加强生态意识在生物学中的渗透的方法
   生态意识的提高体现在学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全球性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共同努力,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公民能够做到节约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爱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维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
   新世纪的初中生应该积极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去生活地点的周围或者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通过对环境的了解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通过亲身实践经历使学生的生态观念建立起来,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
   2.加强生态意识教学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在生物学教学当中加入生态意识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生态意识的教育。首先,教师自身生态意识素质应该达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养成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在生物学教学当中,应该先加强教师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教师在教学当中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分析现在社会环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通过言传身教,将学生生态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3.进行生态意识创新教学
   新课改的大肆推广,在素质教育影响下,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将生态意识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适当进行一些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赛,会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了解。将生态意识系统地建立起来,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4.进行实践教育
   在课堂当中进行生物教学,只能是理论性地了解,而不能得到真实的锻炼与实践。在学校当中,为了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在学校周边观察实践,观察垃圾的处理,然后通过街头访问了解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条件的可以去环境检测机构进行了解,充分意识到现在环境状况,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自身的真实环境体验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受到了更大的污染,为了有效保护环境,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每个人都有责任在日常生活当中将环境放在首位。初中生在学习生物学课程中,应该拓展了解现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为祖国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宝秘.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公共安全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7(1):15-16.
   [2]石建,何兴明,赵广宇,伍恒峰,王愉鑫,熊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8):67-72.
   [3]张玉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1(10):20-22.
   [4]卫红云.人文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14(12):2,52-53.
   [5]丁陈挺.浅谈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素质教育[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3-74.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