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驱式积累模式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好课堂知识,建构语文知识框架;而且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开拓课外学习空间;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长足发展。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内驱式积累模式,按照一定的格式梳理零碎的课内知识,根据个体情况自觉积累课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素养促成绩,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驱式积累;交流展示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起来,并在真正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语言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标准》对新时期语文教学和学习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7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旋律的高考改革在各地拉开序幕,“新高考”给语文学科带来了新挑战。纵观2017年和2018年高考全国卷六套语文试题,命题更加凸显素质教育理念,材料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试题阅读量和客观题分值的增加,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与这上述现状相悖的却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探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结合我校实际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一部分学生从小不重视语文,基础差,底子薄,长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没有驱动力,在学习中只是被动的应付,感觉是给老师完任务。
第二,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部分来自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学唯课本是用的偏远农村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眼界窄,学习自主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交流性。
第三,语文的学科特点: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化精华的语文学科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与数理化记一个公式会做一类题就可得分相比,语文提分慢,所以部分学生抱着不靠语文提分的心理,不在语文学习上花精力。
第四,升学压力的影响:巨大的升学压力,使许多学生为了提分,沉浸在题海中,很少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没有享受到畅游书海的快乐,体验不到阅读带来的成就,“课内知识课外考”的特点,更让一些学生找不到学语文的窍门,渐渐对语文学科失去信心。
这样一来,语文教学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一方面是高考的“大科”压力,另一方面是对语文的不重视。目前针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很少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二是研究多以课堂渗透为主,较少涉及课外拓展;三是形式多以海量训练为主,很少研究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主动性的调动。以内驱式积累为途径的研究少之又少。面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在精研教材、研究教法激活语文课堂的同时,探究如何转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语文学习的主人,关注课内课外,既提高语文素养和成绩,又引领学生的长足发展就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而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内驱力不足是当前学习语文最大的弊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呢?
一、 通过内驱式积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型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素养》要求,教师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升为中心,既引导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更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以每天记笔记积累的形式,梳理整合课内重要知识点;挖掘资源,利用阅读课时间集中到阅览室阅读,做好摘抄笔记,拓展课外知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根据个人兴趣广泛地个性化地积累各类提升语文能力、彰显语文素养的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联系课堂内外,关注社会生活,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每天课前几分钟,安排几名学生进行板演展示或口头交流,师生共赏,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积累成果的机会。
另一方面,教师把假期开辟为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推荐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要求学生在日常积累笔记的基础上,摘抄名段,撰写读后感,开学初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活动,既弥补学生学期内没时间读名著的缺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与鉴赏能力。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积累和交流,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其中,给语文课自主和开放的空间,用同伴的力量“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棵树撼动一棵树”的力量自觉积累交流,让学生在同伴的赞许和老师的肯定中获得自我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在每天的进步中获得学习的幸福感,激发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让学语文、勤积累、爱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让听、说、读、写成为语文课的常态,变消极排斥为积极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至“我爱学”。在这种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积累中,以素养促成绩,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 构建内驱式积累模式,养成习惯,引领发展
1. 在入学初,对高一新生进行“语文学习状况”调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广博和自身語文能力的不足,使其转变认识,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情况,制定策略。
2. 将“内驱式积累”引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采取提升策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有分量的精美笔记本,在扉页上为笔记本命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或题写一段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话,开启别样的高中语文学习之旅。笔记除了要求整合课内知识,更注重拓展课外学习空间,要求学生每天按自己喜欢的形式,选自己喜欢的优美文段或格言警句去积累,激发其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主动参与学习,在愉悦的环境中,将自我提升作为一种内在需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个性化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3. 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教材、做习题的课堂教学模式,钻研教材教法,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动情投入,为学生建起课堂与课外知识的桥梁,保证学生搜集相关知识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4. “觀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通过每天的展示,每周的评阅,每学期的优秀笔记评选,教师树榜样,奖先进,学生相互借鉴,见贤思齐,不断改进积累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调整积累方向。
5.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班级差异,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强化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个性、基础、悟性均异的个体,内驱式积累开展的是尊重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养的,丰盈学生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实践。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积累,也是一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尤其是语文基础不强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心理上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平等的交流机会,会让他们在积累时努力找寻吸引大家注意甚至令别人刮目相看的知识,以树立他们的尊严感,教师应及时给予更多的鼓励;尊重性别差异,男生一般喜欢积累男性化的、有大格局的知识,女生大多喜欢文笔细腻,抒情散文化的语言,甚至,很多女生喜欢在字里行间加一些小心思——自配插图或写感悟,只要做得好教师都会予以肯定。
6. 教师每周坚持批阅笔记,将其作为了解学生学情和思想动向的渠道,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的一句简短肯定评语或画一个笑脸,就是给学生莫大的信心和鼓励;发现问题,个别谈话,及时纠偏引正,有时学生有缺点或犯了错,也能结合内驱式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科学合理、中肯公正评价,而不是以成绩一把尺子量学生。借助内驱式积累模式师生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种师生间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通过模式的开展,学生对内驱式积累“知之、好之、乐之”。长期的坚持让学生把做笔记当作一件乐事去做,把笔记当作自己的一块园地去经营打理,养成良好的自觉读书积累习惯,标清日期每天进行,绝大多数同学即使假期也从不间断。高中三年的时间,试点班积累了四大本的同学大有人在,许多学生坦言积累笔记是他学习生涯的一大财富。
课内文言知识的梳理整合环节,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一定古代语言运用规律,增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每天一个文化常识,有助于文史知识的融合,学生配套《高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书,日积月累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轻松搞定高考文化常识题;每天一个成语积累,成了学生了解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名言警句的积累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每天片段式的阅读和假期名著阅读,增加了学生阅读量,扩宽了学生眼界,提升了学生文学审美素养;笔记的内质和形式美也提升了学生文艺修养;做笔记时书写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学生的练字意识,班上自发练字蔚然成风。
课堂交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腹有诗书气自华”,从直观的积累笔记内化为学生的情怀气度,在优秀文化的长期熏陶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内驱式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绩在日积“悦”累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无止境。希望学生在日积“悦”累的模式中养成的自主积累、沟通交流习惯,获得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其步入社会进行自我学习教育的基础,引领他们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转红,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