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实施,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语文修养,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传统文化逐渐引入初中语文课堂,其渗透力影响了教学成效。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环境下形成与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的历史穿透力和厚重感,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将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融合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意义重大。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追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提升创新承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比较片面,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素养,促进身心综合发展,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也大大拓宽了语文教学资源,开拓了学生眼界和定位,激发他们学习文化的持久热情,进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既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大选择。
二、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是重要的九年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对于初中生而言,学好语文意义重大。新课标中提出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逐渐改变教学理念,开始引入传统文化教学,但是长期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较低,甚至感到成为一种压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缺乏深入了解和系统认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应当对传统文化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寻求更好的教学路径。目前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存在一知半解,甚至不理解,没有找到有效的融合方法,往往是根据教学要求照本宣科,实践经验较少,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难以调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师主要是依靠口号宣传等进行知识融入,还没有将传统文化完全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的传统文化实际应用例子较少,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学习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引导,甚至成为一种学习负担。教师对语文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影响了教学成效。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对策
为了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系统性认知。想要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教师首先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学,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理论体系,增加知识储备,积极探索和拓宽学习视野,夯实文字功底,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构建系统的传统文化认知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和借鉴优秀的经验做法等,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制定完善的融合机制和模式,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地引入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比如在开展《陋室铭》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以此为基础正确地进行传统文化引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升语文素养。
(二) 鼓励学生多阅读,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反复的阅读,不断开拓阅读视野,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的学习和阅读本身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或者假期时间为学生安排相应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源、摘抄笔记或者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热情,并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 丰富教学形式,重视教材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学和语文授课之间有效融合的新模式,引入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赛、故事会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从而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提升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教材中很多的文章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在预习、课堂授课和课后复习等不同的环节布置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教学任务,进而自然地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针对教材中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置不同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关联分析,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真善美,勇于探索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和价值,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等活动中,身体力行,宣贯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融合模式,才能切实提升渗透融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
[2]李玉琴.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8(6).
[3]孟丽.论初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4]周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作者简介:
丁书同,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学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