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的优势,使得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中受其使用时机、课件类型、选材组合、内容匹配等项目限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巨大,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相差悬殊。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语文;应用
一、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在课前导课环节
小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兴趣浓,持续时间长。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巧妙地利用并放大这一优点,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前导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特点,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最佳的角度切入,开启思维的大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调动学习积极性,为自主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铺设厚重的基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的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课前导课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视听相结合的情境,以达到先声夺人、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良好效果,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在最佳学习状态中愉快而高效地学习。多媒体课件用于导课中,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将兴奋点传递并接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架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更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学习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贴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支架—建构式”教学,使自主学习更加具体、更有意义、更能体现能力,使合作学习交流互助机会显著增大、更加体现合作精神,探究学习更加务实、更加求真、更有乐趣,建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导图种类更加多元。因为针对不同學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和不同学生对支架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对“支架”的建立要把好三关:
1.分析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为课件制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分析学生需求、认知特点,并进行预诊断,以便设计相应的支架活动。学生需求指学生目前的水平、目前的知识结构与目标水平、目标知识结构之间的差距。学生认知分析要求不仅要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多元智能,更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纸笔测验、诊断活动分析等方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思维弱点和知识盲点,把准重难点、知识点间联系点、知识储备情况、能力发展点、学法与教法特点,为合理选材、支架选择与设定、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挖掘等提供第一手资料。搭建思维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支架,过程与方法之间的技能支架,素材与知识之间的衔接支架等多种形式的支架,支撑与引导教学活动持续高效、愉快和谐地开展。
2.合理的支架设计是学生发展与教学成功的关键
支架设计对学生发展与教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支架过度和支架不足的现象,影响学习目标的实施与达成。有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教师仍在进行操练;有时在某个环节增加了多余的操作或重复等都属于支架过度。有时因为对学生需求分析得不彻底,设计支架时考量不全面、不具体,使支架活动设计失宜、脱节或缺位,导致支架不足或缺少有效支架,致使教学活动开展不顺畅,能力培养与挖掘不足,教学效果严重打折。支架设计因课型、内容与学情的不同,使设计方式和使用顺序不同。有时支架安排在新活动开展之前,为下一步活动做铺垫。有时支架安排在活动之后,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建构活动更有意义。
3.通过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不断反思评价,使支架得以不断完善
每次使用多媒体课件后都要进行评价,借助评价对课件设计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反思,通过反思对支架设计的效度作出价值判断。教学中必须收集每次课件使用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息的分析找出支架问题所在,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任何教学设计都必须经过适用、评价和完善的过程,支架的确立与使用也是如此。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选准使用时机和课件类型,做好素材精选组合、内容匹配和工具软件的组合使用等工作,发挥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生动有趣的优势,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特别关注多媒体课件在导课情境创设和课中教学支架建立两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以视听结合等多种形式来创设导课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多种支架来服务和引导学习活动又好又快地开展。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得益于教师恰到好处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成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尖兵利器,成为教书育人的得力助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辉.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
[2]潘玉芳.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探讨[J].职教通讯,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