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现象的课程,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进一步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现代化背景下,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对此,着重分析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生物教学效率的意义,提出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现代化;生物教学;提升
在以往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大都以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现代化背景下,为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可以减缓生物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而培育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一、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生物教学效率的意义
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初中生物教学起到辅助性作用,有助于初中生物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授课,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能够将生物知识形象、灵活性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生物是一门自然性课程,所含的生物丰富多彩,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知识,有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还能够增强生物实验效果,进而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生物知识,为学生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学生参与度。观念支配行动,只有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一言堂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理念,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以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为导向,为学生开展适合的生物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知识中,教师应转变灌输式教学方法,深入研究课程知识,以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为导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相融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将显微镜的构造借助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之后教师为学生讲解显微镜的使用,并且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自运用显微镜,增强学生的教学体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
基于以往生物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状,教师需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中,去感受、分析、思考、体验知识,进而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使师生、生生在积累中细化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进而实现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运用的价值。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知识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之后将知识立足于生活,为学生提出生活问题,并且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引领学生去思考、分析、探究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提升初中思维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减缓生物教学抽象性,通过实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增強学生生物体验能力。然而,在以往生物实验中,由于学生座位因素,使学生不能够清晰地看清整个实验过程,使学生自主实验能力不强。而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例如:细菌、细胞、微生物等知识,通常情况下只能够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而将信息技术与生物知识相融合,能够促进生物实验效果的增强。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生物变动更具体化,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细胞、细菌、微生物的变化,进而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同时,教师将生物实验制作成微课,在课堂教学之前引领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全面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一问一答形式为学生解决预习困惑,之后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引领学生动手动脑操作实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现代化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化的生物知识变得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生物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营造适合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匡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生物实验课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2-63.
[2]杨新,张君.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8):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552.htm